车市一盆冰水浇头,比亚迪特斯拉齐暴跌,谁在背后偷笑_

7月的天,本该是热火朝天的,但今年的车市,却像是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冰水,凉得有点突然。这股寒气,连行业里最粗壮的大腿都感觉到了。就在7月的第一周,一份数据单砸下来,整个圈子都安静了。比亚迪,那个一直以来高歌猛进的王者,周销量虽然还挂在5.5万辆的高位,但旁边跟着的那个“环比下滑2.5万”的数字,简直比惊叹号还刺眼。

这可不是个小数字,2.5万辆,差不多是某些新势力一个月的奋斗目标了。曾经,比亚迪靠着一手“电比油低”的王炸,把秦、宋这些王朝系列车型送上了神坛,打得合资油车节节败退。那场面,就像开了无限火力的外挂,所向披靡。可现在,这个外挂好像有点卡顿了。新款的秦L上来,似乎也没能完全抵挡住市场的这波寒流。大家突然发现,当价格战打到极致,当所有人都开始变得便宜,你最初的优势就不再是优势了。更要命的是,比亚迪往上走的路,似乎也遇到了点阻力。腾势D9、仰望U8,这些车提起来谁不竖个大拇指?可一看销量,离它们该有的“江湖地位”还有点距离。这感觉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内功深厚,但最顶尖的那几招绝学,还没能真正镇住场子。

车市一盆冰水浇头,比亚迪特斯拉齐暴跌,谁在背后偷笑_-有驾

如果说比亚迪是感受到了凉意,那特斯拉简直就是掉进了冰窟窿。周销5010辆,环比直接蒸发了1.5万辆。这个数字,对特斯拉来说,几乎是“耻辱性”的。上海的那个超级工厂,一度是中国电车产量的骄傲,占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份额,可现在呢?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从高点滑落。你不得不问,为什么?Model 3和Model Y,这两款车确实是经典,但再经典的电影,连着放几年观众也会腻的。大家都在疯狂推新款、搞花样的时候,特斯拉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那个酷炫到没朋友的Cybertruck,本该是提振士气的新武器,结果呢?半年内召回好几次,质量问题像个跟屁虫,怎么甩都甩不掉。再加上马斯克本人,今天在社交媒体上指点江山,明天又卷入各种风波,这些都像一只无形的手,拨动着公司的股价和消费者的信心。

当两位巨头都在打喷嚏的时候,新势力的牌桌上,那可真是冰火两重天。有人欢喜有人愁,问界和零跑,以差不多9400辆的成绩并驾齐驱,领跑了新势力阵营。但这背后,滋味可大不相同。问界M7,之前那可是现象级的存在,华为技术的光环加持,让它一度成为市场宠儿。可高光过后,销量也从巅峰滑落。更别提那个被寄予厚望的智界R7,市场反响平平,没能激起预想中的水花。华为这块金字招牌,当所有车企都开始把智能驾驶当标配时,它的差异化优势还能保持多久?那个百万年销的宏大目标,现在看来,进度条才走了五分之一,下半场压力山大。

车市一盆冰水浇头,比亚迪特斯拉齐暴跌,谁在背后偷笑_-有驾
车市一盆冰水浇头,比亚迪特斯拉齐暴跌,谁在背后偷笑_-有驾
车市一盆冰水浇头,比亚迪特斯拉齐暴跌,谁在背后偷笑_-有驾
车市一盆冰水浇头,比亚迪特斯拉齐暴跌,谁在背后偷笑_-有驾
车市一盆冰水浇头,比亚迪特斯拉齐暴跌,谁在背后偷笑_-有驾
车市一盆冰水浇头,比亚迪特斯拉齐暴跌,谁在背后偷笑_-有驾

但就在这片萧瑟中,有人却逆势燃起了一把火。零跑,这个一直以来不那么高调的选手,上半年销量同比暴增155.7%,这个增速简直是“恐怖如斯”。它是怎么做到的?很简单,它给自己找了个精准的定位——“小理想”。聚焦家庭用户,给你足够的空间、舒适的体验,再加上增程技术解决了里程焦虑,一下子就戳中了很多人的心窝。当别人还在为技术路线争得面红耳赤时,零跑悄悄地把车卖到了欧洲,开辟了新战场。另一个燃爆全场的是谁?小米!雷军带着他的SU7,用一套互联网打法,把传统车圈的营销老师傅们看得一愣一愣的。上市初期那火爆的订单,直接就是对着Model Y的脸去的。凭借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和极致的性价比,小米的增长势头猛得吓人。现在看来,少数能完成年初目标的,可能就是它和小鹏了。

这场7月初的“倒春寒”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行业的真相:单纯靠降价换市场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精明,越来越理性。你有什么样的核心技术?你的产品力到底硬不硬?吉利银河L6默默地在油耗这些核心指标上较劲,小鹏G7用价格调整积极应战,这些都是在告诉市场,光环和故事终将褪色,最后比拼的还是硬实力。无论是比亚迪密集的产品轰炸带来的管理难题,还是特斯拉FSD在全球推进的缓慢,都在提醒着每一个玩家,这场马拉松,拼的不是起跑,而是耐力和持续创新的能力。就连出海这条路,也并非坦途。比亚迪在韩国市场一个月销量下滑57%,这说明什么?把中国的成功模式简单复制到海外,很可能会水土不服。在这场深度调整中,谁都没有绝对的安全区。当零跑、小米用三位数的增长率宣告新秩序的到来时,市场其实已经发出了最清晰的信号。所以,在这风云变幻的牌桌上,下一个被甩下的会是谁?又或者,谁能拿出新的王炸,重新洗牌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