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卖车排行榜出炉,现代起亚集团以723万辆的销量排到了第三,紧跟在丰田和大众后头!
在中国这块汽车界的“大蛋糕”里,韩国车就像个被遗忘的蒸饺,处境挺惨的!
2024年,他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掉得不成样子,连1%都不到,而2016年那会儿,差点就要飙到10%了!
都说是国际大车厂,德车靠技术过硬,日本车啥都不怕就靠信得过的名声,可是韩国车这是咋的就不见起色呢?
以前的好座儿,咋就给丢了呢?
韩系车进驻咱中国市场,不算晚,刚开始就找着了个飞速解决问题的路子!
90年代的北京亚运会时,现代汽车给咱们中国捐了一堆车,那些车最后变成了出租车上路跑。
那会儿北京的街上满是现代出租车,简直像流水一样送过来,这样悄无声息的“营销”,让大伙儿对这些品牌有了个小印象。
2002年,现代和北汽联手搞了个北京现代,正好碰上中国合资车市场热闹得不得了!
那会儿,中国的小伙伴们刚开始想买车,进口车贵得跟天上掉的星星一样,国产车还在摸索阶段,合资车就成了大家的心水选择。
北京现代第一款汽车索纳塔上市,价格差不多二十二万,虽然有点贵,靠着合资的名头和比较好看的样子,首年就卖了四万多辆,远远超过许多同类竞争对手!
接下来的几年里,北京现代的路子走得特别清楚,专门捣鼓“接地气的合资车”!
那时候同等级的合资车基本上都要20万以上,北京现代的价格却比别人便宜几万块,车型还更符合年轻人的眼光,立马就火了!
2016年,北京现代的汽车卖得如火如荼,卖出了114万辆,再加上东风悦达起亚的65万辆,韩系车在中国总共卖得快180万辆,占到现代集团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多一点。
当时无论是在大城市的马路上,还是在小县城的巷子里,现代和起亚的车子就像麻雀一样到处飞。
事情急转直下,信任憋哪去了?
2017年成了韩国车在中国市场的分水岭!
这一年萨德风波把大家的购物欲望都给搅和了,结果北京现代的销量就像坐过山车,从2016年的114万辆直接掉到82万辆,跌幅超过28%,真是让人心疼啊!
但要命的不是外面发生了啥,而是产品的名声彻底砸了!
2019年,北京现代推出的年轻运动轿车菲斯塔,一上市就卖了过万,气势如虹。可没多久,它在碰撞测试中A柱竟然“跑偏”,耐撞性和维修成本双双被打上了“差评”的标签。
结果一出来,大家对韩系车的态度一下子掉水里了,2021年4月菲斯塔一个月才卖出880辆,简直比蚂蚁搬家还慢!
质量问题可真多得让人头疼,之前那款现代途胜的1.6T发动机居然机油像喝水一样猛涨,结果厂家连忙把四十多万辆车叫回去,但召回之后,问题还是没完没了,很多车主还在摇头叹气,故障一点没见好。
这事儿搞得消费者越来越不耐烦,韩系车的名声似乎掉到低谷了。
北京现代的工厂跟打瞌睡似的,不忙得很,销量就像人掉进了水里,哗啦啦地往下游!
那会儿咱们在中国有八个小厂子,到2024年,重庆和老大那两个厂接连被卖了,沧州的也准备挂牌出让,最终就剩下北京的第三个工厂还能勉强开着。
有些工厂因为老半天没做生意,直接把员工放假放成度假村了!
全球的资源都往哪儿跑,中国市场就像个大黑洞,吸得贼紧!
从这个现代集团在全球的布局来看,咱们中国市场好像一直都不是头号人物啊!
2025年,现代集团大手一挥,决定在北美再撒260亿美元,让电动车工厂扩建得像城堡一样,还要把那里的产业链搞得水涨船高!
那时候,北京现代的股东们一起嗨皮,决定拿出80亿大洋来扔里头,这可是11亿美刀哟,跟北美的投资比起来,就跟一根葱似的,差得远呢!
这钱得花在搞新能源车和建出口基地上,分到每个项目上,那效果就跟放鞭炮一样——响一声就没了!
中国市场上老是只有“油改电”的车在转悠,这些车在续航和智能配置上,跟咱本土的新能源车比起来简直差得远!
这帮品牌在中国市场简直是走过场,现代的豪车捷尼赛思2021年才回来溜达一圈,到2024年连20家店都没开起来;而雷克萨斯可厉害了,光是在北上广深就已经把这个数字甩得远远的。
2024年,捷尼赛思在中国的销售量勉强超过了1300辆,每个月差不多卖不了110辆,真是爱卖不卖呀!
就算这样,这车的价格竟然和宝马、奔驰一较高下,G80的起售价快要到40万了,居然比同级的宝马5系和奔驰E级还贵,这种“价格高+渠道少”的搭配,真是让中国消费者头疼得很!
韩系车初在中国混得风生水起,全靠那“便宜好用”的招牌,但这一块儿被咱本土车企抢了个干净,问题还是没解决啊!
以前花十万块左右能买到合资车,韩系车是个不错的选择;比亚迪秦PLUS、吉利帝豪、长安逸动这些车型,价格比韩系车还便宜,但配置可比它们强多了!
咱举个简单的例子,像十万块钱的车里,比亚迪的秦PLUS混动版,油耗才3.8升跑100公里,还能贴张绿牌;反观北京现代伊兰特,要贵一万多,却连智能驾驶和那大屏幕都没。有些事就是这样嘛!
消费者更是气得扭头都想打人,2024年有车主发现,咱国内的现代途胜L竟然安装了个7速干式双离合,而北美的小伙伴们居然享受的是8AT变速箱,这谁顶得住啊!
双离合变速箱在顺滑和靠谱方面总是输给AT箱,这国内外的差别让许多消费者心里不乐意,感觉像被冷落了一样。
之前的索纳塔也有过类似的搞笑事儿,咱这边碰撞测试的时候A柱一弯,就像喝了西北风;可是跑到美国那边,同款车型竟然拿了五星的好评,简直让人跌破眼镜!
这玩意儿的安全性能不咋地,更让韩系车的名声缩水了!
韩国车的销量大部分靠海外来撑场面,2024年,悦达起亚整年预计卖出24.8万辆,其中出口占了17万辆,差不多快70%了!
北京现代的车出去卖的比例也达到三成啦!
这个“全靠出口”其实跟南方人逢场作戏一样,表面上热闹非凡,实际上是家里连饭都快吃不上了的无奈选择。
跟其他地方一比,在中国,这俩品牌的销量可真是厉害!大众占了三成,丰田也有四分之一,简直就是它们的财神爷市场啊!
韩系车在中国卖得越来越差,对全球成绩影响小得可怜,现代集团对咱这市场也渐渐小心翼翼,搞得越来越糟糕!
跟不上这节拍,救不回那个市场。面对中国市场的萎缩,现代起亚也不是没想过自我拯救,他们的努力要么就是力度太小,要么方向搞错了。
2024到2033年,现代集团要在全球撒出120.5万亿韩元的钱袋子(大约6398.55亿元人民币),准备搞新能源和智能驾驶的研究!
在咱中国的市场里,这么一大笔钱里就只有80亿人民币加了码,关于新能源核心技术要不要在这儿自己研发的事儿,还是个谜!
在电动车研发动辄就要花几百亿的时代,这点钱根本撑不起来一辆能跟人家硬碰硬的车!
渠道建设的问题可咋整啊,起亚在中国的售后服务居然还有上百个地级市没搞定,车主们保养修车得去隔壁城市,真是麻烦得不要不要的!
2024年,起亚只开了57家新店,而比亚迪却像撒欢了一样,开了300多家!
关键的事儿是,韩车在中国新能源浪潮中掉了链子,2024年新能源车的占比飙到47.6%,下半年的五个月连着都超过50%,比亚迪一年就卖了四百万辆!
正在中国市场准备进行新能源大变革的时候,现代集团居然打算到2026年才推出专为中国打造的电动车,跟人家中国车企“2025年全面电动化”的目标比起来,真是慢了一拍!
等到的电动车登场时,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可能已经火花四射,想要分一杯羹可就难上加难了。
德国的车子盯上中国商机,大众和小鹏搭伙造聪明的小车;日本车也不甘示弱,丰田和比亚迪一起搞电池,都是为了能更顺利地在中国混下去。
韩系车老是把中国当成外行话的地方,根本没搞清楚这儿的套路!
这玩意儿没考虑咱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资源全往欧美跑,跟不上咱市场变得飞快的节奏!
全球销量排名第三的成就,让现代起亚在国际舞台上说话不再结巴,可是在中国这块热土上,它的本土化运营却显得有点拧巴。
要是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不改,真没点能打的产品和招数,韩国车到最后可能就跟空气似的,慢慢被人遗忘,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