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集体“修仙”,为何领克900靠当“保姆”就掀了桌子?

讲真,最近看到领克900的销量,什么百天破两万,四个月干了三万台,我第一反应不是这车牛逼,而是感觉有点魔幻。这帮同行怕是心态要崩了,因为领克这小子,好像突然之间就开窍了,直接掀了高端家用SUV这个局的桌子。不是把菜端走了,是直接把厨房给点了,属于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过去几年,高端SUV市场在干嘛?我跟你说,在“修仙”。一个个车企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今天你发布个算力超银河系的芯片,明天我搞个能把卫星打下来的激光雷达。大家都在卷参数,卷技术,仿佛造的不是车,是高达。核心逻辑突出一个“虽然你一辈子都用不上,但我必须得有,还得比别人多”。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技术崇拜,跟当年我们攒电脑非要上顶级显卡,结果天天就玩扫雷一个道理。纯纯的不务正业,整一堆花里胡哨的。

中国车企集体“修仙”,为何领克900靠当“保姆”就掀了桌子?-有驾

结果呢?用户开着一台算力堪比服务器、加速堪比火箭的“移动堡垒”,堵在晚高峰的路上,听着后排孩子因为座椅不舒服哭得震天响,那一刻,他心里想的绝对不是“我这车零百加速4秒真牛逼”,而是“我特么为什么要买这玩意儿受罪”。

这就是现在很多车企的“技术堆料陷阱”,它们用实验室里的参数去定义用户需求,最后造出来的都是一堆精致的、昂贵的、但用起来极其别扭的工业垃圾。它们不懂,真正的技术,不是让车变得更快更强,而是让车里那个被娃折磨到精神崩溃的中年人,能多活一秒。

中国车企集体“修仙”,为何领克900靠当“保姆”就掀了桌子?-有驾

然后领克900这哥们出场了。它不跟你聊修仙,不跟你扯什么星辰大海,它就干了一件事:不装了,摊牌了,我造的就不是车,是一个移动的、五星级的、带轮子的“亲子育儿中心”。

你看它的操作,骚就骚在这里。别的车还在吹第三排能坐人,领克900直接把第三排的坐垫给你干到529mm,靠背还能大角度调,这就是明着告诉你:“别应急了,你家二胎、三胎,还有你那腿脚不好的老丈人,直接住进来吧”。纯平地台这种东西,别的车企可能觉得是个小细节,但对于一个抱着娃、手里还拎着大包小包的家长来说,这就是救赎。这就是从玄学参数,回归到了人话。

最典中典的,是那个第二排双180°电动旋转座椅。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功能的时候,我脑子里浮现的不是什么温馨家庭场景,而是一个产品经理被老板和用户逼到墙角后,突然灵光一闪,大喊一声“我悟了!”的画面。这个功能简直就是为中国式家庭关系量身定做的“任意门”。

你想想,90度向外转,老人不用再表演高难度跨栏,安儿童座椅的你也不用再把腰拧成麻花。这解决了什么?解决了家庭出行的第一个痛点:上车。而180度对坐,座舱秒变“斗地主包厢”或者“儿童看管区”,这解决的是第二个痛点:怎么在长途旅行中让神兽们不拆车。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

所以你看,领克的技术应用逻辑,不是“我能做什么”,而是“一个被家庭掏空的中年人需要什么”。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性能上也是一个路数。EM-P超级电混系统,能做到4秒级加速,但它宣传的重点从来不是这个。它强调的是纯电模式下的安静,是那种你家娃好不容易睡着了,你开车像做贼一样,生怕一点动静就把小祖宗吵醒的心情。它懂你。它还强调馈电状态下动力不衰减,这就是告诉你,别焦虑,你尽管带着全家老小去诗和远方,哪怕是去高原,这台“移动堡垒”也绝对不会把你扔在半路。最好的技术,是让你感觉不到技术的存在。

中国车企集体“修仙”,为何领克900靠当“保姆”就掀了桌子?-有驾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不少所谓性能SUV的中年人,可以负责任地说,当你的车里坐着你的家人时,任何超过0.5G的加速度都是一种原罪。你需要的不是推背感,而是安全感。领克那个Super AI数字底盘和空悬,过个减速带车身晃都不晃,这玩意儿比百公里加速快0.1秒,对一个会晕车的老人来说,重要一万倍。后轮转向把一个五米多的大车开出A级车的灵活性,这对于在老小区里找车位,或者在山路和泥头车会车的你来说,就是“金钟罩铁布衫”。

中国车企集体“修仙”,为何领克900靠当“保姆”就掀了桌子?-有驾

真的,有时候你只想把车停在路边自己走回去!

所以,领克900的热销,本质上不是产品的胜利,而是常识的胜利。它戳破了一个皇帝的新衣:高端SUV的技术竞争,根本就不应该是一场参数的军备竞赛。因为决定自动驾驶未来的,可能不是特斯拉的FSD,而是横冲直撞的老头乐;决定智能座舱体验的,不是芯片算力,而是你家孩子能不能在后排屏幕上看三遍《小猪佩奇》而不卡顿。

说白了,领克900这波操作,就像是在一群修仙者里面,突然出现了一个练横练功夫的莽夫。当大家都在比谁的法术更华丽、飞剑更快的时候,他直接冲上来,一拳把你干懵了。他不跟你讲道理,他只解决最基本的问题。但能赢,就是能赢。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这个市场依然有“品牌玄学”。会买奔驰的人,可能就是为了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精神满足。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那种极客范儿和马斯克画的大饼。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对于绝大多数买个六座七座车,核心诉求就是“让全家都满意”的普通消费者来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都比不上一个能让孩子安靜下来的后排屏幕。

所以,领克900到底是不是一台完美的车?天知道。但在一个大家都忙着吹牛逼、讲故事、画大饼的时代,它至少很诚实。它放弃了成为“高达”的梦想,心甘情愿地去做一台“保姆车”。而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一个好的保姆,可比什么虚无缥缈的梦想值钱多了。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