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交车大厅的水泥地上,鞋子都隐隐感觉到了股躁动。旁边的购车队伍蠢蠢欲动,NWG150的展车被摩友们三五成群地围观,气氛像极了一场牌局开幕,但桌面上的筹码不是钞票,是性价比。空气味道里夹杂着新车塑料和现场怨气,还没骑上这台五羊本田的新宠,很多人已经开始犯嘀咕:“1.7万买150踏板,到底是我疯了还是本田疯了?”
走近细看,车身的质感不错,水冷标识醒目,仪表盘解锁了一些玩具心态。但摩友的围观,从欢呼变成了耸肩——“豪爵乐了,这波它赢麻了。”手里预算攥得紧的是人,脸色最淡定的,是展台对面的豪爵销售员。市场这东西,向来只认底牌不认面子。
五羊本田给NWG150定了16980元(标准版)和17980元(摩旅版)定价,还补了800元限时优惠,实际成交15300元起,对比同级市场,算不上便宜。豪爵同排量车型售价比它低出两三千块,而且配置上差距没能撕开价格的鸿沟。想象一下你在选车,原本期盼本田“推新带变”,结果却发现——买本田不如拿这钱去拿下排量更大的250cc踏板,或者直接买豪爵150,多出来的那点钱还能买半年油钱加半身骑行服。1.5万以上的预算,被塞进了本就不宽裕的家庭账本,动辄就让摩友陷入“值不值”的拉锯。这不是缺乏品牌信仰,是账算不过来。
说到底,五羊本田对NWG150的自信,体现在那句“倾注心血做高端”,但摩友拆车后,心血变得有点水。ABS泵用的是湖北航特,圈内公认比博世弱不少。避震用普通的5挡可调,豪爵早就用上了预载无极调气瓶避震;刹车系统,NWG这边上泵是恒特,豪爵用的是日清,论手感和稳定性,豪爵更像老成持重的干将。别怪行家嘴严,这种差距用铁尺一量,豪爵的用料厚实感直接把NWG的定价优势打了个对穿。你花了高价,却没买到高配,摩友的调侃变得很实际:“本田的壳,豪爵的心,这年头都要学会精打细算。”
动力一直是本田喊得最响的杀手锏,ESP+水冷四气门小引擎,最大11.4Kw,还能跑上107km/h。数据面子都有了,摩旅想冲一把没毛病。可是行业里早流传一句话:“怕拉缸加95号,怕积炭用喷油宝。”同款发动机的积炭问题已经被摩友反复提及,隐患就像脚垫下的沙,虽小但硌脚。出毛病了,摩友不得不纠结加92还是95号油,不愿意再“做本田的实验田”。动力再猛,骑着使心的钱包也不敢松弛。豪爵呢?动力中规中矩,但胜在省心,有口皆碑——“买豪爵就图个不折腾。”这年头,不出故障,比什么极速都实在。
看起来五羊本田是要做一台能“搅动格局”的新旗舰,定价却变成了割韭菜工具。摩友怒喷NWG150性价比塌陷,豪爵却在旁边装作无辜:“这不是我想赢,是你非要让我躺赢。”那些原本犹豫合资和国产品牌的用户,看了NWG150标签,直接奔豪爵而去。本田想分蛋糕,结果把蛋糕推给了对手,脸上贴了“助攻大使”的标签。市场和人心,从不讲情面。
有摩友聊起自己的纠结:“本田牌子信得过,可这价格我不信。”豪爵的回答是:“少花钱多办事,不给你坑。”150踏板的用户基本盘就是实用和可靠,本田的营销故事说得再多,摩友手里的人民币还是投给了性价比和用料。而豪爵不用做额外努力,躺着收获市场认可,顺便又收获了一波笑料。事实告诉我们,有时候自信也是个技术活,定错价,比做错产品还危险。
这里不是快消品市场,也不是消费升级的神话乐园。摩友想的是,花一份钱,办最扎实的事,不想交“智商税”,也不会为配置短板买单。NWG150的热度,最后变成了豪爵的流量入口,这恐怕不是年轻策划们当初想象的剧本。或许本田的工程师还在努力做好发动机,但市场从来不读理想主义者的自述,只认你手上的票子和骑出来的感受。
说到底,摩托圈的“性价比塌陷”,不是谁崩的,是摩友用脚投票塌的。定价失误不止一次发生,但每回总有厂商觉得自己能逆天改命。等市场敲钟,才发现赢家其实早就被“靠谱、实惠、好修、保值”这些老词分走了风头。
有时候我会想,五羊本田的工程师和豪爵的销售在深夜零点,彼此发条微信会聊些什么?“兄弟,这次你们演得有点猛。”豪爵回复:“不是我躺赢,是你自爆。”摩托车行业的幽默,大概都藏在这种人心所向的定价里。
最后只留一个问题:你会为本田发动机的情怀多掏三千块吗?还是像豪爵一样,相信‘不添麻烦才是真香’?摩友都在用实际选择给出答案,但产品经理们是否也在夜深人静时,认真复盘自己的定价逻辑?毕竟,既然都是买车过日子,谁又愿意做那第一个跳进“理想主义”水坑的实验品呢?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