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5系终于也“躺平”了。
这台曾经代表豪华、性能与身份象征的中大型轿车,如今在北京、武汉、苏州等多个城市的4S店里,裸车价格已经跌破29万元。
放在几年前,29万元买到的可能是低配宝马3系,现在却能直接提走一辆5系,这种场景一夜之间从幻想照进现实。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一价格还不是终点,销售员补上一句:“还能谈。”
这一幕,让无数老车主五味杂陈。
01
有车主表示,去年刚提的5系运动尊享版,总价超过50万元,一年不到,这车的价格直接“腰斩”。
还有人提到,几年前花50多万买的进口5系,如今残值只剩10多万。
宝马5系的“价格跳水”,就像是老钱家庭的落魄孩子,一不小心在大街上卖起了地摊货,让人惊讶,又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其实,这场降价并非突发,而是过去两年传统豪华车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一个缩影。
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市场供需错位、用户消费观念转变,三座大山压得奔驰E级、奥迪A6L、宝马5系集体“趴下”。
在销量榜上,曾经的“德系三巨头”已经被打乱阵型,2024年宝马5系全年销量仅有8.8万辆,直接从C级车销冠掉队。
相比之下,奥迪A6L和奔驰E级仍分别守住了17万辆和14万辆的战绩。
02
价格为何掉头?
首先是新能源冲击。智界S7、小米SU7、蔚来ET5等新势力车型,在科技感、智能座舱、续航能力上已全面压制传统燃油车。
许多年轻消费者不再将“BBA”视作唯一选项,而是更愿意为更高配置和“未来感”买单。
其次,宝马第八代5系换代引发的争议,也加剧了这轮跌价。
新款车型在设计上颇具争议,加之动力系统无明显升级,让不少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导致销量直线下滑,经销商压力陡增。
曾经月销破万的5系,如今月销量不足5000台,甚至跌出主流视野。
面对库存高企,宝马5系只能走“以价换量”的老路。
部分区域如湖北黄冈,甚至打出了裸车27.9万元的底价,还附带油卡、保养礼包等福利。
而北京等大城市4S店,也在“低价成交”的红线边缘来回试探。
“去年24家宝马店,现在只剩下10家在苦撑”,一位北京销售员如是说。
低价、让利,几乎成了活下去的唯一方式。
03
当然,这不只是宝马一个品牌的问题。
如今,整个传统豪华燃油车阵营都在加速“清库存”,包括奥迪A6L的“跳水式”定价、奔驰E级的分期补贴,皆是在与时间赛跑。
新势力太猛,旧体系太重,而BBA的应对之策,仍显保守。
不过宝马并没有坐以待毙,它也在全面转身,向“新世代”冲刺。
比如押注在中国本土的研发体系,甚至将主力车型的设计权下放到中国团队;又比如与阿里、华为合作开发AI智能座舱,试图用“中国定制”来打动本土消费者。
2026年量产的新世代车型,将首次搭载宝马第六代电池与800V快充系统,力图在新能源领域追赶头部玩家。
但留给宝马的窗口期并不多,一旦用户习惯了“30万买电动旗舰”,谁还愿意“40万买个落后汽油车”?
曾经的“高价即高端”逻辑,正在被时代改写。
宝马5系跌破30万,不是品牌的自贬身价,而是豪华车市场的一次剧烈震荡。
在智能化、电动化如火如荼的今天,豪车的比拼不再是BBA内部的“内卷”,而是如何从科技与体验上重构一场信仰。
豪华的定义已经变了,谁先意识到这点,谁才可能继续领跑。
宝马,这一次,必须跑得更快一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