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埃安AION i60亏电只喝5.5升油,1240公里综合续航背后那些老司机才懂的门道
车子烧油时比纯电还安静,这事儿搁十年前你敢想?上个月试驾i60增程版时,仪表盘显示发动机正在给电池充电,我特意让副驾朋友闭眼听——他愣是没察觉出发动机启动了。回程高速上开到120,车里噪音比我那台二十多万的油车还低。这车的门道,或许得往深了琢磨。
说起增程这条路,现在市面上能做到亏电油耗5个多点的,真没几个。i60那套星源增程系统,号称油电转化效率能到3.73度电,相当于烧一升油能转出差不多这么多电量。这账怎么算划算?假设你在三四线城市,小区没固定桩,加油站倒是三公里一个,这时候210公里纯电续航够你市内通勤,周末跑趟省城来回五六百公里,后半程用油也不心疼。
电池这块儿可能更值得掂量掂量。那个弹匣电池2.0,说白了就是把电芯包得严严实实,万一某颗电芯出问题,也能把热量憋在小范围里。数据显示装车超过百万组,跑了几百亿公里没出过自燃事故——这种事儿数字摆在那,信不信看个人。不过1500兆帕的钢材用在门槛上,侧面撞击时确实能多扛些力。
开过几年电车的都懂,冬天续航打折是常态。i60这套逻辑有点意思:电量充足时纯电跑,电池低于某个阈值发动机自动介入,全程你不用管。我认识个跑货拉拉的师傅,之前开纯电版其他品牌车,冬天北方续航直接腰斩,现在琢磨换增程,就看中这个“兜底”功能。当然,如果你家有桩,天天能充满电,纯电版可能更实在,毕竟电费比油费便宜不是一星半点。
价格定在12万起这个段位,对手无非就那几个——比亚迪某款插混亏电四升多点,深蓝那个增程续航更长点但配置稍低。选车这事儿,说到底还是看需求匹配度。你要是北上广深,充电桩密度大,纯电版够用;要是常跑国道县道,充电站分布稀疏,增程版更保险。
有个细节挺打动人:这车的智驾系统没堆激光雷达那些高阶硬件,就用摄像头加毫米波雷达干活,高速上能跟车变道,泊车也省心。说实话,对于十来万的车,这配置已经算厚道。那些动辄三四十万才给的功能,下放到这个价位,多少能感觉到行业在变化。
车圈有句老话:买车容易养车难。i60搞了个能源生态,说是自营桩加上互联桩能有上百万根,覆盖的城市越来越多。这事儿实际用起来怎么样,得看你所在城市的布局。不过话说回来,增程版本来就不怕找不到桩,加油站总归比充电站好找。
开了十几年车,见过太多车型起起落落。技术路线之争从来没停过——纯电说省钱,插混说灵活,增程说折中。i60这个定位,大概是想在夹缝里找条活路:给那些既想体验电车静谧感,又担心续航焦虑的人一个选择。至于值不值,可能得自己去4S店坐坐,跑趟远路试试,感受下那5.5升的亏电油耗和1200多公里的续航是不是真符合你的用车场景。
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这车能不能站稳脚跟,三五年后保值率怎么样,电池衰减控制得如何,这些问题现在谁都没法给标准答案。不过从技术参数和定价策略看,广汽埃安这次或许是认真想在家用市场分杯羹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