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都开始搞突袭了,我觉得这已经变成一种默契。你说你刚看到这个新闻:一款新出的Model Y后轮长续航版,售价直接定在28.85万,还支持五年0利息贷款,交货周期大概两到四周。这个速度,也真是够贼的,没跟你预热一下就突然上线了。
我记得去年那会儿,Model Y的续航一直是个焦点话题。有人说,续航高了,成本也得高点,但实际测试下来,配上78.4千瓦时的LG三元锂电池,续航真能跑到821公里(估算,具体还得看路况和气温)。这个数字比之前的全轮驱动长续航版本还要高不少。
你知道的,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个续航能力简直硬核。我还特意翻了翻笔记,觉得得提一嘴:这电池价格,跟家常菜的成本差不多(当然啦,厂家采购比我们买贵点,但也差不了几百块钱),未来可能更便宜。
这车的尺寸:479719201624mm,高度跟个小楼似的,轴距拉到2890mm,比起前一代确实更宽敞。车内配置看起来,跟全家福一样,15.4英寸的触摸屏,后面还支个8英寸的小屏幕,支持蓝牙。其实说实话,用起来够用,也不算太黑科技。
它的动力,还是那个熟悉的单电机后轮驱动,峰值225KW。没错,就是那种我开20公里也不用担心轮胎打滑的平稳感。相比之前的全轮驱动版本,差不多便宜2.5万,但续航差的也只有一点点。
你是不是在想,这差别到底大不大?,说实话,我觉得在实际操控中区别不算明显,日常上班、周末郊游,这个后轮长续航版完全够用。
你要是和Model Y L比,就差价显得更有趣。Y L基数价更高(尺寸更大,轴距3040mm,三排座),多出的大空间对某些家庭很有吸引力。5.05万的差价,就是多花了这份空间的钱。而且我猜,很多用户其实花不了那么多,用个合理预算就能买到续航接近的车型。
这时候,我就在想:有没有可能,消费者其实花几万多买空间,还是为了面子担当?毕竟车大就牛逼?省下来的这部分资金,充充电,续航时间就会少很多,反正充电桩也没那么普及,谁都知道……(这里先按下不表)
说到价格,你Model Y的百公里电费成本大概在0.2元左右(估算,不是很准,别拿去算商业项目),续航820公里,大概得花个160块钱左右充满(假设忽略充电损耗和电价变动)。这个数字,看着不算便宜,但比起燃油车那个油钱还是便宜太多。
再说个点:我有个修理工,一个邻居,他说:这车电池寿命都超过了车身寿命,能用八九年,一点都不奇怪。我听了有点摸不着头脑,也没细想过这个 —— 反正他就是觉得:买这车,省心。
但我更在意的是,既然特斯拉能一年内两次竞相推出新版本,意味着他们对市场的节奏判断很快。他们用的策略,就是不断迎合追新潮的年轻用户。这一轮显然会冲击Model Y L。毕竟,给你个价廉物美的版本,客户会不会觉得多花那么点钱还不如省点?
对比同价位里那几款车,我觉得差别还是挺明显的。你如果去试驾,把这辆新出的后轮续航版、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放一起试,你会发现,差距其实不大。唯一的区别在于控制感——全轮驱动更稳一点,但那会儿,推开车门的时候,你会说:只是续航变长,配置差不多。
话说回来,我一直觉得特斯拉的研发流程,像个拼装工厂,他们的创新更多像快速补丁。从这个角度看,突然放出一款后轮长续航,只能说,他们快。也难怪,突然袭击的策略,真的让人有点恍惚。
想不想知道,未来明天这个价格会不会崩盘?我没准确答案,但估算一下,电池降价到每千瓦时200美金(实际还在研究中),续航提升,成本就会更低。那样的话,这个车的价格一定还能掉一掉。
我不禁疑问:这款新车到底会让用户的拼车、家庭出行的门槛降低多少?或者说,是让普通用户更看中字数少、续航长的车型?还是消费能力有限的家庭,真会为了多花个两三万,买个更大空间?
我就想: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个价格、续航、空间的组合,其实挺合理的。这么快就上市的后轮长续航版,是不是意味着,雅虎现在都开除了那种靠谱的老车,创新才是真正的杀手锏?但我还是在想,那到底是真创新,还是利用市场差异在快步铺陈?
(这段先按下不表)— 等我再看点别的参数,也许会发现,特斯拉这种突然上线背后,还有更深的野心?或者,是他们完全靠市场反应走……
咱们不妨继续琢磨,明天新车到手,试驾一句,那种实际体验更靠谱。
事情还远没有结束,大家觉得,未来的电动车,续航是不是会变得像手机电池一样飞快升级?还是这个节奏,暂时还得靠价格战来拼?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