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明白为什么老车主总说极氪的感觉回来了。
今天一大早,朋友给我发信息,说极氪刚刚发布了焕新001,像是一针强心剂。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极氪的动态,心里总有点复杂。去年我还在兜里翻了几次极氪001和009的配置单,那激光雷达、空气悬挂,看得我心动,但也清楚,这些东西往往是不少用户真正用得上的硬核配置。然后你很多车友也都在担心,极氪是不是觉得换代快快就能吸引眼球,实际上,升级换代走得慢点,反而容易把口碑打坏。
这次他们说2026年不搞换代,反倒是个挺难得的动作。你别小看这个,很多厂家到那时都在考虑新平台、新平台啥的。极氪坚持在OTA和配置上做文章,用户想要啥,尽量满足。那感觉,就像你点开个手机,系统版本每月推更新,不断加新功能,真心把用户放在心尖上。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注意到这次他们还说会推出那个众筹页,让用户提前参与新配置的测试。这种方式,意味着极氪在摸索一种用户共创的新策略。早在之前我认识的那位售后工程师就提过:极氪在研发上,还是那种‘用心’的感觉,怎么个用心法?比方说,研发人员不会把激光雷达视为专属,他们会考虑,给用户提供多选项。
说到这里,要是你还记得我之前扯的供应链比喻,他们的供应链其实像个庙会,小摊的拼盘点心,要啥配啥。激光雷达升级,成本不低,可能比去年涨了20%左右(这是我大概估的)。但极氪愿意自己扛,说明他们在研发上的勇气还是有的。
现在最大的盼头之一就是什么:H7方案。听我一个修理工朋友说,换这个方案能让检测、识别更准,甚至可以节省一点车载算力,从材料到算法,这都是个整合升级。像极氪这种厂家,自己开发还要考虑成本、时间,可能比我想像的还要困难。
我还记得我跟一朋友聊,他们说把用户当成合作伙伴,听起来很佛,但其实就是实打实的做事。设想一下,一个2019年的老车主,飙了几万公里,用了同志们所谓的老款激光雷达配置,虽然偶尔感慨,但真心喜欢那份踏实。现在推出焕新001,让他们有盼头,也许还能调调配置,那感觉,好像老朋友重新回来了。
不能不提的就是,好口碑的力量。你想想,那些看似随意发的微博,有人骂极氪快涨价了就炒热,有人说还会不会有新车,就看这次升级。坏事传千里,谁都知道,正向的口碑才是真正能留住人的密码。我觉得,极氪其实也知道,老车主的死忠不仅是口碑,更是他们的隐形广告。
不过吧,我真心觉得,他们把用户放在心上这事,不能光指望我花钱就得享受。动不动就拿所谓协议或花钱买功能来糊弄人,实际上那些车企的供应商,跟着做出来的功能,很多都装不到车上——我见过的,柜台看完功能介绍,发现实际实现的,跟预想差了十万八千里。
讲真,极氪这次强调OTA升级和个性化配置,这才是真正走在未来的路上。你想想,假如下一次推送的功能,能让车主轻松调节驾驶惯甚至个性化安全设置,那得多好?提前说一句,确实也不是每个人都要那么智能。我有个朋友,说:我就喜欢开车,不搞那么复杂,就算有个多功能,摆着放着,能用就行。这就像我的一位小区邻居,开车就喜欢快跑,调节配置反倒是麻烦——他的车越升越智能,他越觉得有点累。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也在想,极氪到底是在理想上坚持,还是在看到消费者需求逐渐多元化后,改变了策略。很多都没想过,技术贴近生活,才能真正赢得人心。
话说回来,极氪如果能跟用户一起研发,那未来这车的价值也许就不是单纯的卖配置卖汽车,而是变成了用车体验的共同创造。这不就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吗?车辆不是机械,是生活的载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有点理想化。
我觉得,今后买车除了看参数,更多的要看研发背后的心思,还得看厂家的坚持。像极氪这次的策略,说白了,挺接地气,也挺有人情味儿的。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未来会不会出现一种配置随心改车?像我在渠道一节想到的——售后那点事儿,说白了,还是得靠各地的服务工人打点。没有个可靠的调教师,再牛的配置也用不了几天。
不管未来怎么变,最重要的还是那些细节。比如我前几天翻了下笔记,看到一个资料,说某款新车百公里的能耗成本,大概在0.7元左右(粗心算的),但保值率我猜不到。你们觉得,厂家为了开发新型电子零件,是否会考虑成本抑制这点?我猜未必,但它直接影响到价格和市场价值。
想问一下,你觉得未来的车会真的变得比现在更懂我们吗?还是只是在技术堆砌的外壳下,掩盖了真实的用车难题?
这就像我刚开始说的:技术再先进,也要能用到实际生活里去。你说是不是?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