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L EV四驱版 与特斯拉Model S Plaid相比如何?

Q1:竞速模式无法激活,轮上马力实测为何“缩水”?

:实测中,汉L的竞速模式在马力机上无法触发,仅测得运动/舒适/经济模式数据。运动模式最大轮上马力856.9Ps(时速170km/h),100km/h后持续输出超800Ps,后段曲线平直。虽未达标称1102Ps,但电机冗余设计(如580kW后轴电机)表明实际潜力远高于实测值,竞速模式或需特定路况解锁。

比亚迪汉L EV四驱版 与特斯拉Model S Plaid相比如何?-有驾

Q2:2.7秒零百加速是“纸面数据”吗?实测为何有偏差?

:官网标称2.7秒基于“1FT模式”(剔除起步一英尺时间),实测普通模式3.04秒,1FT模式修正为2.79秒,与官方接近。差异源于测试方法:表显计时器可能优化响应,而V-box设备更严苛。但无论何种模式,其加速均属双电机车型第一梯队。

比亚迪汉L EV四驱版 与特斯拉Model S Plaid相比如何?-有驾

Q3:千匹马力配行政车,驾驶感受为何“不突兀”?

:舒适/经济模式下,马力曲线初段平缓,扭矩平台长且稳定,避免“暴躁”动力输出。这种“大马拉小车”设计让日常驾驶柔和,同时保留后段爆发力(如04加速10.43秒,尾速226.5km/h)。性能与舒适的平衡,源于电机冗余和精准调校。

比亚迪汉L EV四驱版 与特斯拉Model S Plaid相比如何?-有驾

Q4:580kW后轴电机仅是“动力副产品”?

:该电机核心价值在兆瓦闪充技术:

充电稳定:高电流(1000A)时,碳化硅模块将部分电流分流至电机绕组,避免线束过载;

升压快充:低电压充电桩下,电机承载电流实现升压,提升兼容性。
千匹动力实为技术副产品,兆瓦闪充对用户的意义远大于账面参数。

比亚迪汉L EV四驱版 与特斯拉Model S Plaid相比如何?-有驾

Q5:后段马力为何“越跑越猛”?

:实测616成绩(后段加速)仅3.72秒,04加速尾速226.5km/h,均体现电机后段潜力。原因在于:

双电机协同:前电机(490kW)+后电机(580kW)总功率超1000kW,且无燃油机高转衰减;

碳化硅控制:高效电能管理使高速区持续输出,对比极氪001、ELETRA R+等车型,后段优势显著。

比亚迪汉L EV四驱版 与特斯拉Model S Plaid相比如何?-有驾

Q6:与特斯拉Model S Plaid相比如何?

直线加速:Model S Plaid 04加速9.85秒快于汉L的10.43秒,但汉L后段马力曲线与Plaid高度重合,220km/h后趋势更优;

技术路径:Plaid靠三电机+换挡机构,汉L靠双电机+电机冗余,后者成本更低且自研率高(电机/电池/碳化硅全栈自研)。

比亚迪汉L EV四驱版 与特斯拉Model S Plaid相比如何?-有驾

Q7:极氪001FR四电机为何后段反超?

:极氪001FR运动模式在100-160km/h区间马力占优,但220km/h后汉L双电机凭借持续输出反超。四电机结构虽在超高速区间更灵活,但汉L通过电机冗余和碳化硅控制,实现了类似效果且成本更低。

Q8:汉L的“行政范”设计是否削弱性能标签?

:外观低调(如隐藏式门把手、简约腰线)、内饰豪华(Nappa真皮、128色氛围灯)实为精准定位:

目标用户:追求性能但不愿牺牲舒适性的高端家庭用户;

技术展示:通过EV顶配车型秀肌肉(千匹动力、兆瓦闪充),同时用DM-i保住主流市场,形成“双线战略”。

比亚迪汉L EV四驱版 与特斯拉Model S Plaid相比如何?-有驾

Q9:比亚迪是否在“憋大招”?

:从汉L可见端倪:

自研技术:电机、电池、碳化硅全栈自研,为后续性能车铺路;

技术预埋:千匹动力、千V电压平台已就绪,未来或推出纯电性能子品牌(如对标极氪001FR的专属车型)。

Q10:汉L适合哪些用户?

性能爱好者:虽非极致运动车,但后段加速和闪充技术满足“低调实力派”需求;

家庭用户:舒适性、空间和兆瓦闪充(缓解里程焦虑)更实用;

技术信徒:自研核心部件展示比亚迪新能源领导者的技术底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