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刚过,小鹏汽车就甩出一份炸裂的成绩单。
4月份交付新车35045辆,同比暴涨273%,连续6个月突破3万辆大关。
小鹏MONA M03上市8个月卖了超10万辆,相当于平均每2分钟就卖出一台车。
而隔壁的理想汽车也不甘示弱,4月交付33939辆,全国超充站建了2267座,充电桩数量直接破万。
就在国产新能源车企狂卷销量时,港股市场突然迎来一波暴涨。
5月2日,恒生指数直接拉涨1.74%,恒生科技指数更猛,单日飙升3.08%。
小米集团一天暴涨6%,市值飙升200亿港元,相当于半天涨出一个小米生态链企业。
阿里巴巴、腾讯、京东这些科技巨头集体跟涨,连医药股都来凑热闹,药明生物单日涨幅超过5%。
而外汇市场,离岸人民币汇率突然暴力拉升。
兑美元汇率一天暴涨370点,直接冲到7.24,创下近一个月来的最高纪录。
这波行情来得又急又猛,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五一假期刚结束,两件大事直接把市场点燃了。
第一件事是五一消费彻底爆了。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44亿人次,光深圳北站单日客流量就突破117万,比春运还夸张。
杭州西湖被人潮挤爆,单日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敦煌莫高窟每天6000张门票秒光,工作人员说这场景“十年难遇”。
港珠澳大桥,五一期间6800多人预约参观,比平时暴涨50%。
老外们拿着手机边拍边感叹:“这哪是桥,分明是海上长城! ”
第二件事是中美贸易突然放出缓和信号。
美国高层最近疯狂递话,商务部证实收到美方多次谈判请求。
市场闻风而动,外资开始疯狂抢筹港股。
北水资金单日净买入超60亿港元,直接把科技股买成了窜天猴。
要说这波行情里最靓的仔,还得数新能源汽车板块。
小鹏汽车股价暴涨6.66%,理想汽车涨3.57%,连刚上市不久的零跑都飙了7%。
看看车企们晒出的成绩单就知道为什么了。
小鹏P7+车型上市5个月就下线第5万辆车,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都供不应求。
理想汽车全国铺了500家零售中心,连西藏那曲都建了超充站。
他们的超充桩数量达到12340个,相当于每50公里就有一个充电点。
蔚来虽然增速稍慢,但4月交付量也冲到23900辆。
最绝的是他们搞了个子品牌乐道,专门针对网约车市场,首月就卖出4400辆。
消费市场同样火爆,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盛况上了热搜。
游客们拖着行李箱扫货,商场里外国面孔明显变多。
原来离境退税政策悄悄升级了,起退点从500元降到200元。
现在买个国产手机都能退税,老外们直呼“比黑五还划算”。
民航局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国际航班暴增173%。
上海浦东机场的退税窗口排起长队,工作人员说“英语说到嗓子哑”。
这波消费热潮直接反映在人民币汇率上。
离岸人民币从7.27直线拉升到7.24,外汇交易员忙得午饭都顾不上吃。
有分析师翻出历史数据,发现每次人民币单日暴涨超300点,港股必然跟涨。
这次恒生科技指数3%的涨幅,刚好对应人民币汇率突破关键点位。
不过市场狂欢时,华尔街却盯着北京时间今晚的非农数据。
经济学家预测4月美国新增岗位只有13.5万个,比3月少了近10万。
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提前打预防针:“要是数据低于10万,美股可能要遭殃。 ”
但港股投资者显然顾不上这些,北向资金继续加仓,全天净买入额创下4月以来新高。
药明生物股价大涨5.7%,带飞整个医药板块。
有消息说外资正在抄底中国生物科技股,单日流入资金超15亿港元。
旅游消费股更是涨疯,携程股价单日飙升8%,华住集团涨超5%。
数据显示五一期间酒店均价涨了20%,但预订量反而比去年多了三成。
这场资本狂欢里还有个隐形赢家,充电桩企业。
随着新能源车销量暴增,特来电、星星充电等概念股集体飘红。
有投资者算过一笔账:按照现在的建设速度,2025年中国充电桩数量将破千万。
这意味着充电桩密度会超过加油站,新能源车彻底告别里程焦虑。
不过最魔幻的还是A股股民,眼睁睁看着港股大涨却无法交易。
段子手们开始玩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港股涨了而我大A在放假。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