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东方曜亮相车展,古风车色吸引围观,动力智能安全齐升级

什么样的车,能让人刚走进展馆就嗅到点不寻常的气息?你说是豪华型、旗舰标杆、还是某种带着东方神韵的特别美学?成都车展首日的吉利中国星全新东方曜,好家伙,还真把这一切全拢进一块了。那叫一个场面,灯光下泛着莫名高级的漆色,观众扎堆,你能说是热闹嘛,好像更像是围观一场设计圈的“国潮派对”。现场咱就看见,各路拍客举着镜头,汽车爱好者拿着笔记本,脸上的表情都是“卧槽这细节真的能打”。那么,这“东方曜”系列到底厉害在哪儿?单纯靠颜值?还是动力、智能、安全这一串参数?还是那句有点玄学意味的“中国设计·中国豪华”?我真有点好奇,敢这样炒冷饭还端点新的菜品,吉利底气究竟是什么。

吉利东方曜亮相车展,古风车色吸引围观,动力智能安全齐升级-有驾

外观这个事情,咱必须提提。别的不说,那一抹“月牙青”,说是敦煌壁画的灵感,谁能想到搞汽车也会踩上文化遗产的节奏?试想一下设计师杵在莫高窟看壁画两千公里的调色旅途——真不是喊口号的。说白了,吉利这次就像艺术圈里给汽车穿上了古风长袍,转身一晃,全是月色和青釉子那种细腻美。我现场其实愣了三秒,光影流转的漆面,不像过去那些工业色块冷冰冰,反而有种怪怪的温柔。你要真说时髦,估计“丹青蓝”、“莫高蓝”这些色号以后会不会跟口红色号一样被车友争论。好像不买这个颜色,都有点跟不上“国风车主”步伐。有意思的是,这种天青釉工艺不光是做个样子,连车身的气质都被拉得秀气又挺拔,感觉开着它在路上不是唯快,而是唯美。怎么,总归是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跟过去那种一味现代化的冰冷设计彻底拉开了距离。

至于动力和操控这一块,汽车圈总是少不了“谁更快”这一场无聊的打擂。但东方曜倒像不太走传统路子,人家玩的是黄金动力线,既敢拼加速,又想拼稳定。星瑞到底有多快?帐面上是6.5秒破百,那数据摆在台面就跟健身房教练递来的体脂秤一样扎眼。星越L也有7.3秒走位,刷新了同级纪录。说实话,这涡轮迟滞都压到0.3秒了,驾驶感受肯定不是一脚油门就空转的那种尬尬劲儿。从实测动力来看,1000转就能爆扭,谁还记得以往发动机磨蹭到三千才舍得给本力气?而CMA线控底盘那个50:50配重、四独悬加大直径防倾杆,类似轿车底盘的终极幻想,甚至在麋鹿测试里刷出了性能车的味道。其实这种技术,大概率就是把“稳如老狗”做到了极致。对用户来说,要什么?每天在城市里偶尔加速狂飙,有性能有舒适,这体验就是双全。

吉利东方曜亮相车展,古风车色吸引围观,动力智能安全齐升级-有驾

别以为有了动力就满足了,智能和安全感也是当前选车的大杀器。Flyme Auto智能车机,现场那手语音零延迟体验,有点像点外卖和客服机器人只听人说话的境界。再说星睿AI,大家都号称全智能,但这次明显快了一拍,交流模式几乎无延时。关键点在于,那套千里浩瀚辅助驾驶方案,11摄像头+3毫米波雷达,硬件拉满,软件补全;高速NOA、AEB超速刹停、AES自动避让的功能组合吓得一票老司机不敢再嘴硬说“人脑比系统靠谱”。芯片算力直接128TOPS,高级驾驶辅助和座舱系统双向并行。怎么形容?就像你家那台老路由器被升级成千兆光纤,刷得飞快。安全条线直接拉满,全方位覆盖,你要担心啥?还真挑不出太多毛病。

舒适这个词,放在豪华车上都快被用滥了。但东方曜现场声场体验那味儿——直接剧院级,16扬声器Flyme Sound逮谁都不带你客气,坐进主驾就像被一层绒毯包住。最近天气变化大,座椅按摩加热、电动腰托不是喊口号,真是给屁股和腰都安排妥当了。后排座椅还能电动调节,过去你说副驾驶才有的配置,现在连后排都被照顾到位。NVH工程组不是闹着玩的,说怠速才37分贝,那是图书馆的级别。再碰上双层夹胶玻璃和主动降噪,真要闭眼坐会儿,估计还真能在车里读会儿书。方向盘加热还覆盖-30℃到50℃,这气候不管南北,直接应对全中国各种怪天气,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吉利东方曜亮相车展,古风车色吸引围观,动力智能安全齐升级-有驾
吉利东方曜亮相车展,古风车色吸引围观,动力智能安全齐升级-有驾

安全,一直都是汽车圈的老大难。吉利干脆把“国密级加密算法”这个词搬上了成套,用于车机和用户数据,那感觉就像从银行金库搬来了一套技术防火墙。此外,车身高强度钢比例有78%,A柱抗拉强度1500MPa,再加六安全气囊,这就是直接搬出一个“移动安全堡垒”的概念。想想看,出门在外。今天的城市交通就跟打怪升级似的,不知道下一秒会遇上什么突发状况。这种安全体系不仅是数据吹牛皮,现场展示和资料视频一堆,观众看完都直呼“靠谱”。所以,安全感不是嘴上说说,是直接体现在每道工艺、每个配置里边的。

到底“东方曜”在这次车展为什么能炸出圈?看的不是参数拼图,而是国潮情感和科技底色的结合——年轻人喜欢的感觉品味,老一辈欣赏的文化符号,一块儿糅合了,才是中国车圈的升级改写。过去说燃油车就得抄德日大厂,这次“东方曜”偏不,直接在文化和技术上双线发力。真的,这种创新,是车圈里难得的觉醒。展馆内外都在讨论,什么是真正属于中国的自信与豪华,答案也许不在一串参数表里,更在于那股设计师与工程师齐心协力的劲头。

吉利东方曜亮相车展,古风车色吸引围观,动力智能安全齐升级-有驾

要说现场体验还有啥“未解之谜”?可能最让人琢磨的就是,这套组合拳未来怎么在市场上真正落地——消费者的认同到底会不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量?我们知道,车展上亮出来那些天花乱坠的功能,实际用车生活里能不能百分百还原?像智能车机、自动驾驶辅助这些黑科技,用户用得舒服吗?有没有那种掉链子的烦躁场面?这个问题,其实也得时间检验,吉利能不能继续卷出新高度,也是众人关注的点。现在,技术力确实能打,设计也有范儿,但中国汽车市场一向是“卷死同行,卷疯自己”的狠角色。未来怎么继续“卷”下去,咱且看着。

吉利东方曜亮相车展,古风车色吸引围观,动力智能安全齐升级-有驾

再说一句,“燃油美学风暴”这个口号本身就很妙。成都车展作为全国大场面,正好给了吉利中国星一个舞台。围观群众无数,媒体报道轰头盖脸,“中国设计”这几个字终于不再只是空头支票,而是摆到了产品细节里。这也是国人逐渐有底气面对世界汽车市场的体现,小米喊性价比,国产品牌喊设计自信,东方曜喊文化底蕴,这场车市大混战,正被一点点重塑。

有个朋友还调侃说,“这车怕不是个艺术品吧?”其实吧,汽车当然不是博物馆展品,用户要的是能用能开,能让人省心又开心。东方曜的出现也许正是要告诉市场,属于中国人的审美和体验,不必再仰望国外科技了。这点,算是给了用户新的选择和想象空间。

所以啊,如果你逛完成都车展,还没记住东方曜系列,那你可能要拿手机多刷两遍热搜了。吉利这次确实“有点东西”,不是一味跟风,也不是随便堆料,而是把老文化和新科技掺和出一锅创新大餐。谁说燃油车已经落伍?谁又能定义中国豪华的边界?这个谜底,我觉得只有真实的市场、用户投票才算数。

聊到这里,你怎么看吉利东方曜这种“文化+科技+美学”的操作?你会因为“国风车色”去买单吗?不妨留言,咱一块聊聊国产车到底未来该卷成什么样才算有范儿。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