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这条路,老司机都往左,直行的人堵哭了!

得,我先撂句话在这儿,下次你从宜兴杀到无锡,走到竺山湖隧道出口那个湖山路口,要是还一根筋往直行道里钻,那真不是路的错,是你跟自个儿过不去。

这事儿你要是发个朋友圈,标题我都想好了:大型人类迷惑行为观察现场。

自从那条“跑得快”的竺山湖隧道通了之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从此上班不迟到”的幸福光芒。

结果呢?

现实啪啪打脸,所有人都被堵在了离市区临门一脚的湖山路口,那感觉,就跟百米冲刺最后十米发现鞋带开了似的,憋屈。

你瞅瞅那场景,简直是强迫症的噩梦。

唯一的直行道,跟个贪吃蛇似的,把成百上千辆车吞进去,然后就…卡住了。

导航一片血红,跟得了高血压似的。

车里的人呢,一开始还优雅地听着音乐,十分钟后开始烦躁地切歌,二十分钟后就开始研究前面那辆大众标底下是不是有个字母,琢磨着人生的大哲理。

而就在你旁边,那条宽敞的左转车道,空得能让你当场掉头再来一次。

可就是没人走。

无锡这条路,老司机都往左,直行的人堵哭了!-有驾

为啥?

咱们的大脑,这玩意儿,跟个老爷车似的,认准了一条道就懒得换。

导航在那儿声嘶力竭地喊“前方路口请左转,走陆马公路更快!”

,你大脑里的那个小人儿却摆摆手:“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去市区凭啥左转?这导航怕不是个卧底吧?”

这种心理,专业点叫“路径依赖”,说白了就是“我就乐意走老路”。

走直线,奔着目标去,这是刻在基因里的安全感。

拐弯,尤其是一个看起来绕远的弯,充满了不确定性。

万一导航抽风呢?

万一前面修路呢?

于是,大多数人选择了那个看得见的“苦”,也不愿去赌那个看不见的“甜”。

终于,无锡交警那帮管事儿的看不下去了。

无锡这条路,老司机都往左,直行的人堵哭了!-有驾

估计他们每天在监控室里,看着这帮“直行斗士”跟自己较劲,也挺闹心的。

于是,他们没搞什么大工程,就使了个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儿。

他们在前一个路口,341省道陆马公路口,把车道给改了——“两直一左”变成了“两左一直”。

绝了。

这根本不是交通疏导,这是攻心计。

他们不明说直走是坑,而是把通往康庄大道的大门开得老大,把那条独木桥的入口缩到最小。

两条空荡荡的左转道,就像两个美女在向你招手:“帅哥,这边儿~” 你还好意思一头扎进那条堵得水泄不通的直行道里吗?

多走600米,换来一路绿灯,这笔账但凡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都能算明白。

可这事儿妙就妙在,它考验的不是智商,是人性。

它就像生活里那些反直觉的真理: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有时候最慢的方法,反而是最快的。

这让我想起很多城市推广的“拉链式交替通行”。

理论上完美无缺,效率最高,可实际呢?

无锡这条路,老司机都往左,直行的人堵哭了!-有驾

总有那么几个“加塞狗”,觉得别人都是傻子,非要破坏规则,最后把两条道都堵死。

你看,再牛的规则,也干不过人心里的那点小九九。

所以,湖山路口这个“左转迷局”,本质上是一次筛选。

它把那些敢于打破常规、相信科学(导航)的人筛选了出去,给了他们一条坦途。

而那些固执的、凭感觉开车的人,就只能在直行道里,用自己的时间,去成全别人的畅通。

这么一想,堵在路上的人是不是也挺伟大的?

说真的,下次再路过那儿,尤其是节假日,看着前面那片望不到头的刹车灯,别犹豫。

果断并线,打灯,左转。

那一刻,你不是在绕路,你是在给自己的人生“超车”。

所以,问题来了,各位老司机,下回你们走到那儿,是选择做个坚守直行的“勇士”,还是当个抄小路的“智者”?

无锡这条路,老司机都往左,直行的人堵哭了!-有驾

评论区里亮出你的态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