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起,电动车三轮车注意,上路5必须新规,违者将受处罚

最近,关于电动车、三轮车上路的新规矩,大伙儿聊得是热火朝天。

很多人都听说了,好像从8月1号开始,就有什么“五必须”的新规定要全国推行,搞得人心惶惶,生怕自己一出门就被罚款扣车。

其实,这事儿咱们得掰开来、揉碎了看。

根本就没有一个国家层面颁布的,叫做“8月1日五必须”的统一文件。

8月1日起,电动车三轮车注意,上路5必须新规,违者将受处罚-有驾

现在大家感受到的,更像是全国各地针对电动车管理的一场“总动员”,是把过去几年一直在提、一直在做的事情,集中起来、严格执行了。

所谓的“五必须”,其实就是给咱们所有骑电动车的朋友们划出的几条硬杠杠,是未来想安稳上路的基本条件。

咱们先说说这车本身。

第一条,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你的车必须得是“正规军”,得上牌。

啥叫正规军?

简单说,要么是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这种车有脚蹬子,速度被限制在每小时25公里以内,整车重量也轻,上的是各地统一的绿色或者蓝色牌照。

要么,你的车就是电动摩托车或者电动轻便摩托车,这种车速度快、动力强,得在国家工信部的产品目录里能查到,然后像摩托车一样去车管所上蓝牌或者黄牌。

8月1日起,电动车三轮车注意,上路5必须新规,违者将受处罚-有驾

至于那些以前买的,速度快得飞起、长得又高又大,又不符合新国标、也不在摩托车目录里的“超标车”,它们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像河北石家庄、江西南昌这些地方,之前发的临时牌照已经陆续到期作废了,再开这种车上路,那就是明摆着的违规,被查到罚款扣车是大概率事件。

这第二条,就是关于人的,也是争议最大的,那就是考驾照。

规矩其实很清楚:你骑的是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那它属于非机动车,你不需要驾照。

可一旦你的车被认定为机动车,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那对不起,你就得“持证上岗”了。

骑电轻摩,最起码得有个F照;骑电摩,要求更高,得有E照;要是开的是拉货的电动三轮车,那D照是标配。

很多朋友就觉得冤枉,买车的时候,销售拍着胸脯保证“不用驾照,放心骑”,结果一上路就被交警拦下,一查车辆合格证,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电动摩托车”。

这亏找谁说理去?

8月1日起,电动车三轮车注意,上路5必须新规,违者将受处罚-有驾

所以说,判断你的车需不需要驾照,不是凭感觉,也不是听商家一面之词,唯一的标准就是它的“官方身份”,也就是合格证和工信部目录上的定性。

第三条,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就是买保险。

只要你的车属于机动车,也就是电摩和电轻摩,法律就规定你必须购买交强险。

这和汽车是一样的道理。

很多人觉得,我这车就几千块钱,花几百块买个保险不划算。

但这个账不能这么算。

交强险保的不是车,是责任。

万一在路上发生了磕碰,特别是造成了人员伤害,这笔保险金就是最基础的保障,能避免你陷入“倾家荡产”的赔偿困境。

8月1日起,电动车三轮车注意,上路5必须新规,违者将受处罚-有驾

所以,这笔钱不是消费,而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投资。

第四条,现在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了,就是必须戴好安全头盔。

全国推行“一盔一带”行动这么久,效果非常显著。

公安部门有过统计,在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中,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把死亡风险降低六到七成。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数据,是无数血的教训换来的。

所以,现在出门戴头盔,不光是为了应付检查,更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是保护我们头顶上这片天。

最后一条,就是严禁私自改装。

8月1日起,电动车三轮车注意,上路5必须新规,违者将受处罚-有驾

具体来说,就是不准改动电机和控制器来提升速度,不准私自加装电池组来增加续航,也不准随意加装雨棚、遮阳伞这些东西。

为啥管这么严?

你想想,一辆车出厂时,它的刹车、车架、轮胎都是按照每小时25公里的标准设计的,你非要把它的速度解限到50公里,这就好比让一个小学生去举一百斤的杠铃,身体根本承受不住,极易失控酿成大祸。

至于加装雨棚,看着是方便了,能遮风挡雨,但安全隐患巨大。

它会严重遮挡你的转弯视线,改变车辆的重心,尤其是在刮风天,整个车就像一面巨大的风帆,稍微一阵横风就可能把你吹倒。

所以,近期在云南、江苏、福建等地大力拆除雨棚,不是故意为难大家,而是这些装置确实在现实中导致了太多的悲剧。

当然,道理咱们都明白,安全第一,这谁都支持。

但政策在落地的过程中,确实也给不少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困扰。

8月1日起,电动车三轮车注意,上路5必须新规,违者将受处罚-有驾

很多人抱怨,政策变得太快,让人措手不及。

年初刚听劝,花钱换了辆新国标车,以为能一劳永逸了,结果没过几个月,又听说骑电摩要考证。

去报名吧,理论考试要排队,实际操作练习又要等,一来一回两三个月过去了,这期间上下班通勤怎么办?

还有,这“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也让很多人觉得不舒服。

飙车党、改装党确实该严厉打击,但一个普通家长,为了接送孩子不被日晒雨淋,给车上安个小小的雨棚,也要被一视同仁地处罚,这似乎有点不近人情。

拆掉雨棚很容易,可替代的、既安全又方便的方案在哪里呢?

光说“不准这样”,却不说“应该怎样”,就容易让老百姓感到迷茫和无助。

更现实的问题是经济成本。

8月1日起,电动车三轮车注意,上路5必须新规,违者将受处罚-有驾

一辆骑了三四年的超标车,虽然还能用,但政策一声令下就得报废。

置换补贴的力度如果不够大,那这几千块钱的损失就得老百姓自己扛。

对于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来说,这绝不是一笔小数目。

大家支持交通管理走向规范化、法治化,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但大家也期盼,政策在保持力度的同时,能多一些温度。

比如,考驾照能不能多开些窗口、简化些流程?

淘汰旧车能不能有更给力的补贴政策?

在禁止危险雨棚的同时,能不能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合规、安全的替代品?

好的管理,应该是疏堵结合,既要立下严格的规矩,也要提供可行的出路,让大家在适应新规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便利和安全,而不是层层加码的压力和无所适从的焦虑。

毕竟,一条安全、通畅、有温度的回家路,才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期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