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轮胎市场在多重因素交织下呈现结构性变革特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0%成为核心驱动力,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同比增长25%,带动低滚阻、高耐磨轮胎需求激增。以赛轮轮胎为例,其新能源车胎在欧洲市场占有率超30%,每3条新能源车胎中即有1条为赛轮制造,印证了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深度耦合。
传统商用车轮胎市场则面临分化。受基建投资放缓及运输结构转型影响,卡客车轮胎替换需求收缩5%,中短途重载轮胎需求下滑显著;而中长途及轻卡真空胎需求逆势增长,无内胎化率提升至70%,产品结构优化推动头部企业利润率回升。乘用车轮胎市场则因汽车保有量增长保持两位数增速,大尺寸、高性能轮胎成为主流,18寸及以上轮胎占比超40%。
全球化布局成为企业破局关键。中国轮胎企业通过东南亚生产基地规避贸易壁垒,赛轮越南、玲珑泰国工厂凭借“双反”税率优势,出口量同比激增。海外产能占比超30%的企业,其利润贡献率较纯内销企业高出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CR10企业销售额占比达64%,中小轮胎企业加速出清,行业洗牌加速。
技术革新层面,智能轮胎与绿色制造成为双主线。玲珑轮胎将AI算法应用于轮胎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滚动阻力动态优化;中策橡胶推出可降解生物基材料轮胎,碳排放降低40%。政策端,欧盟轮胎标签法升级、中国“双碳”目标倒逼企业加速技术迭代,2025年绿色轮胎占比有望突破25%。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