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冲刺年度新能源100万辆销售目标,从“燃油车老将”变身“新能源先锋”,背后是自主品牌崛起与战略转型的全面推进

这次东风汽车要冲刺年度新能源销量破百万辆,我倒是挺好奇,这个目标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战术和思考。

先不说那些宏观的行业趋势,光看数据就知道,东风今年的势头不算差。10月份销量24.1万辆,新能源11.2万辆,同比增长42.17%。这是个明显的跳跃,尤其是在传统车行情逐渐降温,新能源逐步成为主力的节骨眼上。

东风汽车冲刺年度新能源100万辆销售目标,从“燃油车老将”变身“新能源先锋”,背后是自主品牌崛起与战略转型的全面推进-有驾

我记得去年我刷朋友圈,有个修理工说:你们以为修车的钱好赚?不大好。现在车越搞越复杂,电控、软件都得会点。这让我想到,东风在看似卖车,其实是在布局车的心智。技术平台、基础架构、软件研发,一步步把硬件+软件的闭环做扎实。比如他们把自主研发的天元OS安全车控系统放到开源平台,让更多开发者加入,提升系统抗干扰、智能反应能力。这个举动,意味着:他们在为品牌赋能,把未来车变成平台+生态。

但我也不得不跳出来说,别高兴得太早。有时候我怀疑,这些数字只是表面功夫。毕竟,新能源补贴退了一波,消费者对车价的敏感度其实更高。这个里边的折扣大家能感受到,但潜在的隐形成本——续航焦虑、充电便利性,大家实际体验还差点火候。

东风汽车冲刺年度新能源100万辆销售目标,从“燃油车老将”变身“新能源先锋”,背后是自主品牌崛起与战略转型的全面推进-有驾

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去年我试驾过几款国产新能源,价格差得不多,体验也都相仿。但要真比续航,某些车还得打折扣。比如东风岚图的车型,续航大都标称在600公里左右,但实际到手可能打个7折。客户买车,最看重的还是用车成本。我朋友开一台豪华纯电,他就说:电费高得我都想打电话要补贴,特别是在城里充电,有次得排队,我差点取消了,还是买了辆油车。

这个时候我想问:新能源车的价值,不是只看概念和花里的门面,是不是应该更注重实操体验?但说实话,很多车企还是把颜值科技感当成第一卖点,什么盘阵式大屏,虚拟座舱,实际用起来还是得靠套路。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岚图的一些车型,像他们的新款岚图泰山,内部配置还是挺丰富,充电便利性方面也有改进,但毕竟还在试水期。毕竟弄出一台好开、耐用的车,比做一台摆设更难。

这让我觉得,虽然自主品牌都在追赶,实际差别在哪?比价看,就要看易用性——比如充电时间、车载智能交互、售后服务。去年我跟一售后工聊到,他说:新能源车维修,跟开个手机一样,软硬结合。遇到软件调试难题,咱们还得会点‘编程’。说白了,这是个车的智能化大战,不单是硬件。

东风汽车冲刺年度新能源100万辆销售目标,从“燃油车老将”变身“新能源先锋”,背后是自主品牌崛起与战略转型的全面推进-有驾

我也得承认,品牌心智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岚图在去年年中开始推出免费充电政策,客户其实挺喜欢,但我心里想:这是不是促销噱头多过实际意义?毕竟,成本都是车企出的,短时间内能让车主觉得舒服,但长远看,要么降低成本,要么提升价值。

说到成本,我粗略算了算,电动车百公里的电费,大概在0.4元左右(这只是粗算,不考虑电价差异),再加上车辆折旧、维护费,得算个心算。如果车的续航能保证在300公里左右,那其实也挺友好的——毕竟大部分日常通勤,让你充一次电,跑400公里都没问题,那用车体验就自然提升。

那,行业里有人问:东风这个冲刺目标,到底能不能实现?我猜,大概50/50吧,没有保证,毕竟还有不少变数。毕竟,除了技术和产品外,还关乎市场营销、渠道布局,以及消费者心理。东风这次冲刺,似乎更像是给管理层打鸡血,提醒大家都往前跑。

东风汽车冲刺年度新能源100万辆销售目标,从“燃油车老将”变身“新能源先锋”,背后是自主品牌崛起与战略转型的全面推进-有驾

我也在想:未来汽车的核心,除了续航以外,是不是还得强调场景适应?像我朋友,他觉得家里充满插座更方便,但在城市里,公共充电桩稀疏,只能拼夜充。这让我生出一个猜测,不确定:是不是我们都还在摸索新能源车的真正用法?毕竟,那些高端智享配置,很难真正到家成为生活刚需。

结尾我喜欢留点空白。想象一下,有没有可能,下一步,东风要做的,是让用车变成一种:不需要想太多的技术感,就像开油车那么自然?未来的车,听起来像第二个家,只不过心跳变得越来越慢,越来越平静。

东风汽车冲刺年度新能源100万辆销售目标,从“燃油车老将”变身“新能源先锋”,背后是自主品牌崛起与战略转型的全面推进-有驾

还有个问题:你觉得,买新能源车的核心,是冲着环保去的,还是用车体验更重要?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