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款一汽大众ID.4 CROZZ仅14.99万起,同级车型中“杀疯了”?

“14.99万买德系纯电SUV?这价格,是不是连国产车都慌了?”最近,身边朋友聊起买车的话题,几乎都绕不开这辆2025款一汽大众ID.4 CROZZ。毕竟,当一辆挂着大众标的纯电SUV把起售价压到15万以内,还标配L2+级辅助驾驶和超600公里续航,这波操作确实让人直呼“太狠了”。

2025款一汽大众ID.4 CROZZ仅14.99万起,同级车型中“杀疯了”?-有驾

就在上个月,老张刚提了一辆国产新势力电动车,落地价18万多。结果这周去4S店做保养时,看到展厅里摆着的ID.4 CROZZ直降5.5万的广告牌,当场拍大腿:“早出半年,我肯定选这个!”像老张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合资品牌突然掀桌子降价,让原本观望的消费者集体陷入纠结:这车到底值不值得冲?

2025款一汽大众ID.4 CROZZ仅14.99万起,同级车型中“杀疯了”?-有驾

一、价格“杀疯了”,但配置没缩水

2025款一汽大众ID.4 CROZZ仅14.99万起,同级车型中“杀疯了”?-有驾

打开手机查价格时,很多人会反复确认自己是不是点错了链接。14.99万买大众纯电SUV?要知道,去年同款车型的起步价还在19万区间。但仔细看配置表才发现,这次降价不是“减配大甩卖”,反而把黑科技堆得更猛了。

2025款一汽大众ID.4 CROZZ仅14.99万起,同级车型中“杀疯了”?-有驾

比如入门版的纯享版,直接把中控屏从12英寸升级到12.9英寸,车机换上了反应更快的高通8295芯片,语音助手现在能听懂“打开空调同时调低两度”这样的连续指令。最让科技控兴奋的是,全系标配的ID.Light光语系统,仪表台上的灯带会像呼吸般闪烁,导航左转时流光向左流动,充电时像进度条一样从右往左填充,这种把信息变成光效的设计,连副驾的妹子都忍不住拍照发朋友圈。

2025款一汽大众ID.4 CROZZ仅14.99万起,同级车型中“杀疯了”?-有驾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续航,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把电量撑到80.4度,长续航版CLTC工况下能跑601公里。实测过的车主反馈,市区通勤实际续航能跑到580公里左右,周末跑个跨城高速也不用频繁找充电桩。

2025款一汽大众ID.4 CROZZ仅14.99万起,同级车型中“杀疯了”?-有驾

二、藏在细节里的“德系心机”

如果说新势力造车喜欢放大屏幕和冰箱彩电,大众则把心思花在了看不见的地方。坐进驾驶座,怀挡设计释放了中央通道的空间,手机无线充电板斜放在最顺手的位置;方向盘加热在北方冬天堪称救命神器,而同级某些车型把这功能放在顶配上;就连后备箱都暗藏玄机——盖板掀开,底下居然藏着个带排水口的储物格,钓完鱼直接往里倒冰水和活鱼都没问题。

2025款一汽大众ID.4 CROZZ仅14.99万起,同级车型中“杀疯了”?-有驾

有个真实案例挺有意思:上个月北京大雪,网约车司机王师傅的ID.4 CROZZ在结冰路面上稳稳刹住,后面跟着的某日系电车却滑出去五六米。这要归功于它全系标配的ESP车身稳定系统和精准的电机扭矩控制。用王师傅的话说:“方向盘稍微抖一下,系统立马介入,就像有双无形的手帮你拽着车。”

三、和国产车“贴身肉搏”,胜算几何?

横向对比15-20万价位的纯电SUV,ID.4 CROZZ的对手个个不好惹。比亚迪宋L靠着刀片电池打安全牌,小鹏G6的智能驾驶能自动找车位,就连丰田本田也带着bZ4X和e:NP1杀入战场。但大众这次明显摸准了消费者的痒点——既要品牌信任度,又要实打实的性价比。

以18.59万的长续航PURE+版为例,比14.99万的入门款贵了3.6万,但多出来的配置绝对物有所值:方向盘和座椅加热、电动尾门、20寸轮毂,更重要的是电池从55.7度升级到80.4度,续航直接从442公里跳到601公里。相比之下,某国产热门车型想要同等续航,得加价5万上顶配。

四、车主真实体验:真香还是踩雷?

在ID.4 CROZZ车主群里,最热闹的话题总是充电和续航。杭州的90后宝妈小林算过一笔账:家里装了充电桩,晚上10点后充电每度电3毛钱,充满80度电池才花24块,够她接送孩子上学外加周末逛商场开一周。“以前开油车每月油费800多,现在电费不到100块,省下来的钱够给孩子报个美术班。”

当然也有吐槽点,比如车机虽然流畅,但应用商店里的APP不如国产车丰富;再比如没有提供对外放电功能,让喜欢露营的年轻人略感遗憾。不过对于多数家庭用户来说,扎实的续航、靠谱的售后网点、二手车保值率,这些“基本功”显然比花哨的功能更重要。

当合资品牌放下身段玩起价格战,受伤的或许不只是国产车。ID.4 CROZZ这波降价,就像在鱼塘里扔了颗深水炸弹——它未必是配置最炫酷的,也不是空间最大的,但14.99万就能买到大众MEB平台+宁德时代电池+德系底盘调校的组合,这个等式已经让很多人掏钱包的手开始蠢蠢欲动。毕竟在电动车时代,性价比的较量从来不只是参数表的比拼,更是品牌、技术、服务综合实力的角力场。而这一次,传统巨头显然亮出了真本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