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3 日全新问界 M7 一上市,就把新能源中大型 SUV 市场搅热了。27.98 万的起售价,一边顶着华为乾崑 ADS 4 辅助驾驶的光环,一边把轴距拉到 3030mm—— 比老款多 210mm,直接解决了家庭用户最头疼的 “三排坐不下人” 难题。这场对着理想 L6、小鹏 G9 来的竞争,到底是 “堆配置” 还是真戳中了用户痛点?
轴距多 210mm:从 “应急三排” 到 “真六座”
老款问界 M7 的三排,说难听点就是 “应急用的”。成年人坐进去膝盖顶前排,脚都没地方放,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每次出行都得纠结 “谁坐第三排”。新款直接把轴距加到 3030mm,车长也多了 60mm,这下 6 座版的二排能装独立座椅带腿托,三排坐 175cm 的成年人,膝盖还能留两拳空隙。
有个朋友提前去试了车,说最惊喜的是细节。6 座版二排有小桌板,孩子路上写作业、老人放茶杯都方便;5 座版后排能放平,上次搬家装不下的婴儿车,现在塞进去还能留空。以前买中大型 SUV,总怕 “看着大,实际用着挤”,问界这次算是把 “空间焦虑” 给治了。
更贴心的是选装包。想要运动风的能加黑曜套件,黑色轮辋配红色卡钳,看着比同价位的理想 L6 更年轻;不喜欢花里胡哨的,基础款的贯穿式日行灯和环形尾灯,也够大气。家庭用户要的 “实用” 和年轻人要的 “颜值”,这次都照顾到了。
华为 ADS 4:辅助驾驶不用 “选顶配”
很多人买问界,盯着华为的辅助驾驶,但以前总怕 “高阶功能太贵”。这次全新 M7 把 ADS 4 分成了两个版本,不用盯着顶配薅,预算不同都能选。
高阶版是真 “能打”。顶置激光雷达加后向固态雷达,高速上能自动跟车、变道,连进出匝道都不用手碰方向盘;到了城市里,遇到堵车也能自己走,甚至能识别路边的雪糕筒绕过去。有试驾员演示过,在深圳的早高峰,开着高阶版跑了 20 公里,只在过无保护路口时手动干预了一次。
增强版更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没有激光雷达,但靠舱内视觉方案,能检测前方障碍物,遇到突发情况还能帮着转向。对每天只跑市区通勤的人来说,这个版本足够用,还能省不少钱。不像有些竞品,把基础辅助驾驶藏在高配里,想买都得加钱。
27.98 万起:卡在竞品 “软肋” 上
问界 M7 这次定价,刚好戳中了竞品的 “软肋”。理想 L6 增程版 24.98 万起,但没有空气悬架,辅助驾驶也只是基础版;小鹏 G9 纯电版 24.88 万起,空间又比问界小一圈。而问界 M7 不管是增程还是纯电,27.98 万就能拿到空气悬架、16.1 英寸中控屏,还有华为的音响系统。
增程版用户最关心续航,这次工信部最高 251 公里,日常上下班通勤,一周充一次电够了;周末带家人去周边玩,加上油也不用慌。纯电版 CLTC 续航 710 公里,跑长途也不用频繁找充电桩。对比蔚来 ES8 快 40 万的起售价,问界的性价比一下就显出来了。
还有个细节很圈粉:内饰用了怀挡换挡,中控台下留了更多储物空间。以前放个手提包还要挤杯架,现在直接能塞进下层储物格,连无线充电都做了双面板,夫妻两人的手机能一起充。这些看似小的改动,恰恰是家庭用户每天都会用到的。
3719 辆销量:新款能 “破圈” 吗?
8 月问界 M7 卖了 3719 辆,这个成绩在中大型 SUV 里不算拔尖。但新款的升级,可能会让销量往上走。以前买这个价位 SUV 的家庭,要么嫌空间小,要么觉得辅助驾驶不实用,问界这次刚好把这两个痛点都解决了。
有个做汽车测评的博主说,他最近接到最多的咨询,就是 “问界 M7 和理想 L6 选哪个”。选理想的,大多是冲著 “冰箱彩电大沙发” 的舒适感;选问界的,更看重华为辅助驾驶的可靠性和空间的实用性。这两种需求没有对错,但问界的优势在于,它既满足了家庭用户的 “刚需”,又没放弃科技感。
不过能不能 “破圈”,还要看实际用车体验。比如空气悬架的舒适性、辅助驾驶在复杂路况的表现,这些都得用户开上几个月才知道。但从目前的反馈来看,很多人已经把问界 M7 放进了 “备选清单”,就等实际试驾后做决定。
新能源 SUV 市场早就不是 “堆配置就能赢” 的时代了。用户要的不是 “参数好看”,而是 “每天用着方便”—— 三排够不够坐、辅助驾驶能不能帮上忙、价格是不是在预算里。问界 M7 这次的升级,刚好踩中了这些 “日常痛点”。
你觉得 27.98 万的问界 M7,比理想 L6、小鹏 G9 值吗?要是你选家庭 SUV,会优先考虑空间、辅助驾驶还是续航?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选车逻辑,也给准备买车的朋友提提建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