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值得了,最近10天都在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国家出差,考察新项目的同时也去逛了一下当地的比亚迪4S店,看完售价之后只能感叹一句话,有些数字是虚的,但是购买力才是实打实的。
国内的比亚迪产品,就是把品质和购买力做了个杠杆,把原本在产品定位中偏向中高端的混合动力、燃油经济性等高端科技,给打成了平民产品。比如十年前,我在澳洲生活上学的时候,入门级也只能普通燃油车,混合动力并没有实现普惠性,也没让每个人都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经济性提升,反而为了经济性需要购买顶配车型,去实现更好的碳排放效果。
包括今天在路上,遇到一辆海狮07,我跟合伙人都在感叹,在澳洲市场,花5-6万澳币买一辆比亚迪,绝对是半只脚踏入豪车的领域,要是我在澳洲跟人说,在中国只需要花1.68万澳币(7.98万元人民币)就能买到一辆比亚迪,绝对是惊掉下巴。奈何汽车这玩意没法代购,不然早就有一帮留子动脑筋开始反向代购了。
回到正题,秦Plus于比亚迪的意义,就好像高尔夫于大众、卡罗拉于丰田,都是品牌安身立命的根基。
这类车型只要坚持做好可靠性、经济性、舒适性这几项指标,就永远能给消费者带来出行体验的基本价值。第二代DM-i插混版本更是推出了128km的进取型,纯电100km是个绝对的甜点区间,对于市区内的日常通勤可以基本覆盖,甚至配合公司充电桩可以完全纯电行驶。
对于豪华品牌用户而言,燃油经济性或许不是首要考虑条件,但是对于10万以内的车型而言,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可以用在其他刀刃上,这也是为什么秦Plus能成为家庭轿车销量冠军的原因,这次升级换代,巅峰之上再进阶。
对于纯电版本,基本是电池占了大部分BOM成本的基础上,依然推出了8.98万元的420km版,直接把EV车型的门槛拉低的到了极致,甚至配备了宽温域热泵系统,优化了电池对温度的适应能力(零下30度-40度)。
我们一般对于10万元级别的车子的要求是「能用」,比亚迪甚至在秦Plus上开始追求一部分「好用」的配置了,比如安全方面新增了通行效率优先和危险加塞提醒功能,智能泊车方面,新增车头泊入车尾泊出、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偏置泊车等功能。
可以说,秦Plus第二代的推出,让比亚迪继续稳坐10万元的「绝对领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