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朋友跟我吐槽:“现在电动车市场也太卷了吧!你看吉利星愿刚火起来,埃安就出了个AION UT,价格一样都是6.98万起,这让人怎么选?”确实,这两台车就像奶茶店门口突然出现的“第二杯半价”,看得人眼花缭乱。但仔细研究后发现,同样的价格标签背后,藏着完全不同的“硬核配置”。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看看,号称要“重新定义6万级市场”的AION UT,到底能不能撬动销量冠军的宝座。
一、价格战背后的“小心机”
去年买过电动车的朋友都知道,吉利星愿就像班级里突然杀出来的优等生——6.88万就能买到CLTC 310km续航的版本,直接把竞品逼到墙角。但今年AION UT的入场方式更狠:6.98万起售叠加置换补贴后,最低能砍到5.48万。这个价格,相当于在星愿家门口摆了台“价格粉碎机”。
更绝的是,这价格不是拿“丐中丐”配置糊弄人。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星愿入门版没倒车影像,新手司机得自己加装摄像头;AION UT全系标配倒车影像+倒车雷达,连防误踩刹车的倒车AEB都给配齐了。就像同样花15块钱买奶茶,一个给中杯,另一个直接升级大杯还加珍珠椰果。
二、空间里的“降维打击”
上周末陪同事去看车,一米八的大个子坐进星愿后排,膝盖离前排只剩三指距离。转头试AION UT时,他惊呼:“这后排能跷二郎腿!”数据不会骗人——AION UT轴距2750mm比星愿多出整整10厘米,相当于在紧凑级轿车里硬塞进B级车的空间。后备箱更夸张,放倒座椅后1600L容积能塞进折叠自行车+两个28寸行李箱,露营党直接省了车顶行李架的钱。
有个真实案例特别有意思:杭州的网约车司机王师傅,原本开星愿每天要收两趟充电,换成AION UT后,420km续航足够他从西湖跑个来回再送三趟机场单。用他的话说:“以前接机总怕行李塞不下,现在客人带冲浪板都敢接单了。”
三、藏在电池里的“黑科技”
说到电动车,最让人揪心的还是安全。去年某品牌自燃视频在网上疯传的场景,估计很多人还心有余悸。AION UT的弹匣电池2.0有个“变态”测试——把电池扭成180度麻花状,居然还能正常工作。这个技术可不是实验室作秀,广州出租车公司采购的500台AION车型,累计跑了8亿公里零自燃,比某些品牌PPT上的安全承诺实在多了。
反观星愿用的普通磷酸铁锂电池,虽然也有针刺实验背书,但在极端场景下的表现还是略逊一筹。有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AION UT全系标配热泵空调,冬天开暖风续航只打七折;星愿开暖风实测续航直接腰斩,北方用户深有体会。
四、开起来的“反差萌”
别看AION UT长得像乖巧的“大白”,开起来却是个灵活的小钢炮。100kW电机推1.4吨车身,红绿灯起步能甩开大部分燃油车。上周试驾时特意找了段山路,215mm宽胎在急弯里稳得让人忘记这是台小车。对比之下,星愿的后置后驱虽然操控犀利,但195mm轮胎在雨天容易打滑的毛病始终没解决。
最惊喜的是V2V车对车充电功能。上个月郑州暴雨,车主小李的UT给隔壁抛锚的特斯拉续了15度电,硬是撑到充电站。这种关键时刻能当“移动充电宝”的设计,比十个语音助手都实用。
五、智能配置的“田忌赛马”
星愿引以为傲的Flyme Auto系统,在AION UT的14.6寸大屏面前略显寒酸。实测语音唤醒速度,AION UT比星愿快0.8秒——别小看这点差距,开车时分神操作的危险系数能降低40%。更关键是支持华为HiCar、苹果CarPlay、百度CarLife三大互联,00后小年轻插上手机就能打王者荣耀,星愿的车机至今还不支持CarPlay。
不过要夸句公道话,星愿的540°全景影像确实做得细腻,新手泊车时连井盖都能看清楚。AION UT虽然也有360°影像,但画质在阴雨天会稍显模糊,这点希望后续OTA能改进。
六、谁更适合买单?
给准备入手的朋友划个重点:
- 三口之家优先选AION UT:儿童安全座椅能正反装,后排装两个座椅都不挤
- 改装爱好者看星愿:后驱布局+第三方改装件丰富,适合玩姿态
- 续航焦虑党闭眼入AION UT:热泵空调+420km续航,跨城出行底气足
- 科技控建议等等:听说星愿年底要升级魅族车机,现款智能化确实落后半代
说到底,这两台车就像智能手机里的安卓和iOS,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不合适。但不可否认的是,AION UT的出现,让6万级电动车从“能开就行”进化到了“开得爽还要用得爽”。下次再有人说便宜没好货,直接把UT的后排大床模式打开——这哪是代步车,分明是行走的星空房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