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的三大汽车巨头日产、丰田和本田的日子不好过,尤其是日产,竟然出现了接近300亿元的净亏损。
这次财报简直让人咋舌,日产不仅裁员2万人,甚至还拟关闭7个工厂,真是有点惨烈。
在这种情况下,丰田和本田尽管也很吃力,但好歹还维持着盈利,丰田的净利润下滑3.6%,而本田则猛降24.5%。
有网友调侃,这也算是成绩差不多,大家一块垫底。
说到数据,丰田的营业收入达到48.04万亿日元,净利润2364亿元,但跟它的历史水平相比,依旧显得有些乏力。
本田的情况也不妙,虽然营业收入增速不错,但净利润却跌到了8358亿日元,约407亿元。
为了对比一下,咱们看看中国车企。
最赚钱的比亚迪,2024年的净利润也就402亿元。
整体来看,11家获利的上市车企利润总和大概960亿元,真心比不上丰田的单个业绩,这就让大家有点不寒而栗。
日本车企近期的表现其实是一种增收降利的窘境,而根本原因就在于外汇波动和成本压力。
日产的财报就表明了这一切,外汇问题对他们业务影响极大,尤其是在日元贬值时。
同时,材料成本上涨和整体销量下滑也是让人难以喘息的因素。
所以,日产的新任CEO还直接警告,公司的可变成本不断提高,以致于固定成本已无法承受。
三大日本车企的财务报告被解读成危机,但换个角度看,和中国车企相比,它们的亏损似乎带有点尴尬的含义。
虽说日产的业绩不佳,但在面临亏损的中国新势力面前,这似乎也显得没那么糟了。
蔚来在2024年的净亏损竟然达到224亿元,小鹏和零跑分别亏损57.9亿元和28.2亿元,合在一起,日产的亏损金额就显得不再那么刺眼。
此外,日本车企在技术方面的更新也不足,在全球电动化浪潮中依然犹豫不决。
中国的许多新造车企业已经在电池技术、智能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面对即将到来的市场竞争,这种慢半拍的状态让日本车企在新产品推出方面显得濒临危局。
比起日产的产品老化,许多新势力如蔚来和小鹏毫无疑问地在技术层面占得先机,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最后,传统车企的销售策略也显得需要调整。
在线购车的模式正日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而日本车企是否能顺应变革,及时更新他们的销售渠道,能否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优势,还是个未知数。
总的来说,日本的三大车企现在面临不少压力:财务状况不佳、技术更新滞后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快。
虽然它们的业绩下滑了,但在与国内新势力的竞争中,仍然充满了复杂和变化。
这场激烈的汽车内战只会随着行业技术的演变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而更加激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