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鼓励燃油车,释放3大信号,你的选择正确吗?

最近,关于买车这事儿,很多人可能都感觉有点看不明白了。

前几年,风向标清一色地指向新能源汽车,好像明天燃油车就要被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可就在大家快要形成这种固定印象的时候,国家工信部的一位负责人却公开表示,要“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坚持“油电并举”。

工信部鼓励燃油车,释放3大信号,你的选择正确吗?-有驾

这话一出来,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减弱了吗?

还是说,我们一直以来对汽车发展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其实,这并不是一次突然的政策转向,而是一次非常及时和务实的“纠偏”,它清晰地告诉我们,未来的汽车市场,并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单选题,而是一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答的综合题。

首先,我们必须正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中国的地域实在是太辽阔了,各地的用车环境和需求千差万别。

一个在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里生活的上班族,和一个生活在黑龙江、内蒙古或者新疆地区的居民,他们的用车场景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对于前者来说,每天的通勤距离可能也就几十公里,家里或者公司有固定的充电桩,那么一辆纯电动汽车无疑是经济又环保的绝佳选择,用车成本极低,驾驶体验也安静平顺。

但是,你把同样的方案套用在后者身上,问题就来了。

北方的冬天,气温动辄零下二三十度,锂电池的化学活性会受到极大影响,续航里程“打骨折”是普遍现象。

工信部鼓励燃油车,释放3大信号,你的选择正确吗?-有驾

很多北方车主都深有体会,冬天开电动车,续航掉得比温度计还快,为了省点电,连暖风都不敢开足,那种体验实在谈不上舒适。

更别提在一些偏远地区,比如你要是想自驾穿越广袤的西部,几百公里的路上可能都见不到一个充电桩,这时候,所谓的“续航焦虑”就不再是焦虑,而是实实在在的安全风险。

所以,工信部的表态,首先就是基于这种国情现实,承认市场需求的多元化。

它告诉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人的需求,在充电基础设施没有实现全面覆盖、电池技术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之前,燃油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很多地区和场景下,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最可靠的交通工具。

这一点,从我国的汽车出口数据也能得到印证,去年我们出口了超过五百万辆汽车,其中超过四分之三都是燃油车,这说明在全球范围内,燃油车凭借其成熟可靠的技术和对基础设施的低依赖性,依然拥有庞大的市场。

其次,很多人可能有一个误解,认为燃油车的技术已经走到了尽头,没什么发展潜力了。

实际上,这是一种严重的低估。

恰恰相反,在新能源浪潮的压力下,传统内燃机技术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尤其是在我们中国品牌身上。

过去我们总觉得德系、日系的发动机技术领先,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比如长安汽车研发的蓝鲸发动机,其热效率已经突破了44%,奇瑞的发动机热效率甚至更高。

工信部鼓励燃油车,释放3大信号,你的选择正确吗?-有驾

这个“热效率”听起来很专业,说白了就是汽油燃烧后,有多少能量被真正用来驱动汽车,而不是变成热量浪费掉。

这个数值越高,意味着发动机越省油、越高效。

我们自主品牌的发动机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已经稳稳地站在了世界第一梯队。

国家也在通过制定更严格的油耗标准,来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未来的燃油车,绝不是我们印象中那种高油耗的“油老虎”,而是会变得越来越节能。

与此同时,混合动力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开来。

像比亚迪的DM-i、吉利的雷神混动等技术,巧妙地结合了发动机和电动机的优点,在市区低速行驶时,它更像一辆电车,安静又省油;在高速巡航时,高效的发动机又能保证动力和超长的续航,彻底打消了人们对充电和续航的顾虑。

这种既能享受电动化带来的部分好处,又没有其明显短板的车型,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用户的理性之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保持燃油车产业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社会就业的大局。

汽车工业是一个链条极长、涉及面极广的产业。

工信部鼓励燃油车,释放3大信号,你的选择正确吗?-有驾

一辆燃油车,背后是成千上万家零部件供应商,从发动机的活塞、变速箱的齿轮,到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牵动着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

据统计,整个燃油车相关的产业链,为我国提供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

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强行让这个庞大的产业迅速消亡,那么短时间内会造成大量的工人失业和企业倒闭,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这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绝不会做出的决策。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平稳过渡的过程,而不是一场急风暴雨式的革命。

此外,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的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尤其是充电网络,还远谈不上完善。

在一些地区,公共充电桩的故障率依然偏高,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排起长龙的景象也时有发生。

在这些基础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前,让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协同发展,共同满足市场的需求,无疑是最为稳妥和明智的策略。

就连最新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也体现了这种平衡思路,对新能源车和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车都给予了补贴,且差距不大,这本身就是一种信号,国家鼓励大家选择更环保的出行方式,但并不强制你必须选择哪一种技术路线。

所以,工信部的这次表态,实际上是给火热的汽车市场注入了一剂“清醒剂”,提醒行业和消费者回归理性,不要盲目跟风。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在选择汽车时,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买车最终还是要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你的生活半径、用车环境、充电条件、预算等等,这些才是决定你该买一辆什么样的车的关键。

趋势固然重要,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