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骑本田新款CM300去摩旅,需要注意油箱容量限制、高原反应影响动力、载重行李安排以及加装风挡提升骑行舒适度,确保安全顺利完成旅途
本田CM300已经降价到了20380元,还推出了20980元的特装版,版画更加时尚年轻。想当年,CM300的价格还高达3.5万元,现在价格一变再变,已经从最初的3.45万元腰斩到两万多。这一波操作,还是很有白菜价味道的,但市场上竞争也没有少。你知道吗,同价位的摩托车,比如豪爵TR300,动力差不多,配置比CM300丰富得多,价格也差不多2万出头。而说到性价比,CM300的确有它的穿越火线——品牌稳定性。毕竟,反复出现的打不死的锤子,就是本田的耐用。
我身边有个朋友骑了五年,除了每年例行保养外,几乎没遇到啥大毛病。他还跟我抱怨,这车用起来真踏实。而我自己翻翻他的行车记录,发现都在偏远地方跑山,几乎不用担心故障。远离城市的那一边,汽车可靠性比加配炫科技、追求颜值更重要。
说到这里,难免有人会喷:但配置真的很普通呗。CM300没啥酷炫的最新科技,动辄50马力、配置山寨式的智能系统,对它来说都没有必要。它的优势在于——本田品质这个标签。对,我知道有点俗,但骑过的人都懂得:本田大修少,跑了五六年还靠谱。不像某些国产车,刚买回家就得折腾换大灯。
其实我一开始追求摩旅,心里还琢磨着搞点多功能装备,结果发现用料都差不多。相册里我刚才翻了下去年那次山路的照片,车减重、行李箱装得满满的。你想想:车身小巧,让我一边爬坡一边还能抓得住把手,挺重要的(这段先按下不表)。载重是个事儿,不能太过。CM300挺紧凑,如果非得带个大行李箱还不如返璞归真,准备个轻便装备用两只背包就够了。
哎,这让我想起一个问题:你们平时摩旅都怎么看待配件?我曾问一修理工:风挡能不能拆掉?他说:当然能,只是长途走路太热不舒服。我其实觉得,加装个风挡挺必要的。长途骑行,特别是风大的日子,风的冲击会让脊背受罪。别说,回来后脊椎整天不舒服,还得多花点时间养着。
算一算,百公里油耗大概在3.5L左右,油箱满载11.4L,差不多可以跑350公里。有点小心思:在实际行驶中,建议在剩下150公里时就开始找加油站,走到城郊那一段,油耗稍微高点,油箱就可能词穷。毕竟长途,不能只考虑多快多好,还得留点退路。你觉得,哪个城市的加油站最方便?我猜不少朋友路上会提前查好油站点。
高原反应这个事儿,特别重要。想象一下,带着满满的行李,爬上3000米以上的山坡,发动机转速会变得咔咔作响。单缸内燃机调校偏高,没错,就为了动力。但到了高海拔地区,动力会明显下降。这也是我计划前面要冲坡提前发力的原因。为什么?因为坡一大,力量一缺,就会像开车在爬硬路那样费劲。可以利用惯性冲一冲,一方面也省点油。
说到载重, CM300本身就不大,坐骑和行李加一起,负担很重。如果你像我一样,又要带帐篷、睡袋、工具,那就得好好规划。它更适合单人骑,想载人,记得控制行李。别一不小心把车超载了,动力会更差,骑得不安全。
其实我还琢磨了个问题:没有风挡,长途实在有点吃不消。拉风挡就像给自己装件护甲,给你挡掉不少风寒,也减缓疲劳感。有人说: 风挡不美观啊。哎,我觉得舒适比啥都重要,你说是不是?也有人觉得风挡里的风会提升风噪,影响心情。这个大概因人而异吧。
这一路上,你们会遇到什么特别的事情?遇到修理工随口一句这车还是挺耐操的,你就会感觉:真挺踏实的。骑车其实和开车一样,不光是速度,还在于心态——中途偶遇同行的摩友,他说:你这车行驶稳定,没话说。但实际上,我觉得,骑车最关键还是安全。
我猜,很多人会想:你只说优点,缺点怎么不说?我也有考虑。动力平庸,还不如几年前的小排量车一样灵动。续航表现也不算特别惊艳,但也凑合。最怕的还是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真心不能掉以轻心。
说到底吧,骑摩托,不光是追求风的速度,更在于那个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中途有没有被喇叭响醒?或者被一只突然冲出来的野猫吓一跳?这些碎碎念,也许才是最精彩的部分。
好啦,问个问题:你们觉得,这车如果装备好,能陪你跑多远的远方?这个未必有标准答案,但我相信,关键还是自己会不会享受那个过程。是不是?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