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 L实拍体验:车长近5米还能露营,低音炮在后备厢震得人心痒
明明想着秋天才会冒头的事,这回倒好,还没到九月,Model Y L就直接摆在展厅里了。销售笑着说,“咱们这儿没那套预热预售的花活”,33.9万标价,提车最快九月份。隔壁茶桌上几个做国产新能源销售的哥们听见了,只是互相抿嘴笑,不接话——心里慌不慌,就不好说了。
外形第一眼看过去,其实跟焕新版差别真不算大,我还特意蹲下去瞅了前脸日行灯那条光带,比老款细腻些;尾灯漫反射效果晚上应该挺有戏。不过要不是最近路上新款Y还不多,也未必有人能一眼认出来这是“L”。可它确实长高了一截——师傅拿卷尺比划过,说是4976毫米长,比现款多出快18厘米,高度也抬高四公分多一点,轴距拉到了3040毫米。这身段一拉直,再配合风阻系数降到0.216Cd,他嘟囔一句:“风切声会小点,不过省多少电…不好说。”
细节地方倒是有意思,比如后翼子板和尾部转向灯之间,那道缝收得比以前齐整,看着顺眼不少。我记得去年一个朋友的Y,在洗车时师傅用毛巾卡进那个缝隙都费劲,这次可能就好擦多了。还有个八卦,说设计团队为了这个边框对齐,把模具改过两次。
进舱以后,大布局还是极简那套,但无线充电板变成30W+50W双规格,还带风冷,小李(我们群里的特斯拉老车主)试过一次夏天导航加充电,说手机温度终于没烫手了。中控屏从15.4英寸涨到16英寸,看起来边框更尖锐利落,有点像换了一副更贴脸的眼镜。另外二排新增8英寸触控屏,小孩坐后面能自己调空调、放动画片,不用喊前排帮忙切歌切源,这个我觉得挺解放驾驶员精力的。
最让我愣的是三排布局——二排独立座椅,还有腿托、电动扶手升降这种原来只在MPV里见过的小讲究。我随手按了一下第三排放倒键,“哗”地一下全平躺下去,从尾门看进去,一马平川,据说最大能装2539升东西。我脑子里立刻闪现出帐篷、折叠桌、烧烤架全塞进去开去郊区河滩的画面,比以前印象里的城市代步味道厚重不少。
智能部分还是Tesla OS配HW4.0平台,没有换芯片,但算力据他们吹有720TOPS这么夸张。有趣的是,全自动驾驶FSD依旧要单掏6万多才能开,我问销售值不值,他摊摊手:“你要天天跑高速,那就香。”我认识一个跑物流监工的大哥,用FSD半年下来唯一吐槽就是雨天摄像头偶尔糊成水墨画,要人工接管几次,不过总体他觉得轻松很多。
音响升级也值得一提,从16扬声器变成19个,多出来所谓“天空扬声器”和扶手箱里的低音炮。在展厅试歌的时候,我站在后备厢位置,被那股低频震得脚底发麻,有种KTV包间坐太近喇叭口的位置感。据维修师傅透露,新版隔音棉铺设面积增加,所以即便把音乐开大,对外界干扰也小些,更适合当移动办公室或者露营投影影院用。
动力和续航方面,他们这回统一标配LG的大容量电池包,CLTC 751公里续航,是官方数据哈;双电机前142kW+后198kW组合,加速零百4秒半左右。我听群友自测冬天高速掉到六百出头,也算正常范围吧。他还补一句,现在全国超充桩11700多个,“找桩焦虑”基本解决,就是偶尔遇上节假日扎堆等位情况避不开罢了。而且百公里耗电量12.8度,在这个尺寸SUV里面算省口粮的类型之一了。
底盘结构用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还加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有老司机提醒我,可变阻尼虽然舒适性提升明显,但如果哪根传感线坏掉,更换成本并不便宜,所以最好保养时注意检查线路护套是否完好。这台L版整备质量2088公斤,比一些同级纯电SUV轻一点,对操控灵活性肯定有帮助。不过没有空气悬挂,在碎石坑洼路面可能舒适性差点意思,不过想想买它的人多数时间是在城里跑,也无伤大雅吧。
昨天傍晚回家路上碰见邻居老刘,他盯着停在小区门口的新Y L看半天,然后摇摇头跟我说:“唉,当年咱买桑塔纳的时候哪想到家用车还能这样布置?”他嘴角带笑,却又像是在怀念什么旧时代似地走远去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