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高速清积碳有效,但风险极大,这些车型千万别试

关于“拉高速能清除积碳”这个说法,相信只要是有车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听过。

这个话题在车主群里、在和老司机聊天时,几乎是个经久不衰的谈资。

听起来特别简单直接,好像只要在高速公路上撒欢跑一圈,发动机就能焕然一新,动力回来了,油耗也下去了。

拉高速清积碳有效,但风险极大,这些车型千万别试-有驾

但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咱们今天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把这个事儿给聊透了,看看这到底是养车妙招,还是一个隐藏着风险的“美丽传说”。

首先,咱们得搞明白,这个让人头疼的“积碳”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它没那么神秘,您可以把它想象成咱们家里厨房抽油烟机上的那层油垢。

发动机工作,就需要烧汽油,而汽油本身就不是百分之百纯净的,里面总有些杂质。

尤其是在咱们国家,很多大城市的交通状况大家也都清楚,早晚高峰堵车是常态,车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低速蠕行,走走停停。

这种工况下,发动机转速很低,进气量不足,燃烧就不够充分,汽油就像没烧透的木柴,总会留下一些黑色的“灰烬”。

这些灰烬,再混合上从气门、活塞环渗透进来的一点点机油蒸汽,经过高温反复烘烤,就黏附在了发动机的燃烧室、气门、喷油嘴这些地方,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又黑又硬的积碳。

这东西多了可不是好事。

它会像海绵一样吸附汽油,导致喷油量不准,车子开起来感觉“肉”,踩油门没反应。

它还会占据燃烧室的空间,导致压缩比异常,引起发动机爆震,发出“哒哒哒”的异响。

更严重的,积碳堵塞了通道,还会让你的爱车油耗飙升,怠速时抖得像按摩椅,尾气检测也可能不达标。

根据一些行业内的统计数据,有相当一部分发动机的疑难杂症,追根溯源都和积碳脱不了干系。

那么,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拉高速”真的能把这些“油垢”给清掉吗?

答案是:能,但作用非常有限,而且只对特定类型的积碳管用。

它的原理并不复杂,主要是两点。

第一是高温燃烧。

当您让发动机长时间保持在比较高的转速,比如三四千转的时候,燃烧室的温度会急剧升高,这个温度足以把那些刚刚形成、还比较松软的胶质积碳给“烧掉”一部分。

拉高速清积碳有效,但风险极大,这些车型千万别试-有驾

第二是高速气流冲刷。

高转速意味着进排气的速度非常快,强大的气流就像一把无形的高压水枪,能够把进气道里一些不太牢固的杂质和颗粒给吹走。

但是,这里必须强调一个重点,这招只对“新鲜出炉”的软积碳有效。

对于那些已经存在了数万公里,经过千锤百炼,变得像锅底灰一样又黑又硬的“陈年老碳”,拉高速这点温度和气流,就跟给它挠痒痒一样,根本无济于事。

甚至还有潜在的风险,如果操作不当,猛烈的高温和气流冲击,可能会把一些将掉未掉的大块积碳给震下来,这些碎块要是运气不好,卡在了气门上,导致气门关闭不严,或者流下去堵住了三元催化器的密集孔道,那麻烦可就大了。

修一个三元催化器,花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所以,想要安全有效地偶尔用“拉高速”给车子做个“保健”,就必须严格按照规矩来,不能随心所欲。

首先,地方要选对。

这事儿绝对不能在车水马龙的市区高架上干,那是在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您得找一条路况好、车流量稀少的高速公路,或者平坦的国道,确保有足够的安全空间。

其次,准备工作要做足,也就是充分热车。

冷车状态下,机油大部分都还沉在发动机底部,黏度很高,润滑效果极差。

如果一启动就猛踩油门拉高转速,发动机内部的金属部件就等于在“干磨”,那种磨损是毁灭性的。

正确的做法是,先正常行驶十五到二十分钟,亲眼看到仪表盘上的水温表指针稳定在中间位置,通常是90摄氏度左右,这时候机油已经均匀分布并达到了最佳的润滑状态,发动机才算真正“活动开了筋骨”。

接下来就是最核心的一步,也是绝大多数人理解错的一步:我们追求的是“高转速”,而不是“高车速”。

现在汽车的变速箱都很智能,为了省油,即便您把车速开到每小时120公里,发动机的转速可能也才两千多转,这叫高速巡航,对于清除积碳来说意义不大。

正确的操作是,如果您开的是手动挡车,可以把挡位挂在较低的挡位,比如3挡或4挡,然后把油门踩深一点,让发动机转速稳定维持在3000到4000转这个区间。

如果您开的是自动挡车,可以切换到S挡(运动模式),或者使用手动换挡模式,同样将转速控制在这个范围内。

拉高速清积碳有效,但风险极大,这些车型千万别试-有驾

这个状态不需要持续太久,保持15到20分钟就足够了,时间过长反而会增加发动机不必要的磨损。

最后,结束之后别立即熄火。

高速运转后,发动机特别是涡轮增压器部分的温度非常高。

如果马上熄火,用于冷却和润滑的机油循环会立刻停止,滞留在高温部件上的机油容易被熬成油泥,日积月累会损伤涡轮的轴承。

所以,驶离高速或者到达目的地后,最好让车子怠速运转两三分钟,给它一个“冷静”下来的时间。

当然,即便您掌握了这套方法,也并非所有的车都适合这么做。

第一类就是积碳已经非常严重的老旧车辆。

如果您的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动力下降、油耗异常增高、冷启动困难等问题,说明积碳已经“病入膏肓”了,这时候再去拉高速,风险远大于收益。

第二类是还没过磨合期的新车。

新车的各个零件表面还在相互“磨合、适应”的阶段,就像新鞋一样,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跟脚。

在这个时期让发动机高负荷运转,无异于拔苗助长,会影响其长期的使用寿命。

还有一类就是驾驶习惯比较激进,总喜欢把油门踩到底,让转速指针冲进红线区的朋友。

转速表的红色区域是发动机的极限工作区,是警告线,不是挑战线。

长时间或频繁进入红区,对发动机的损害是巨大的,可能会导致爆震甚至拉缸,维修成本非常高昂。

说到底,“拉高速”可以看作是一种预防性的保养手段,偶尔为之,可以帮助延缓轻度积碳的形成,但它绝不是解决积碳问题的“万能药”。

要想从根本上减少积碳,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

比如,避免长期“低转速高挡位”行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拖挡”,这种工况下燃油燃烧最不充分,最容易产生积碳。

在市区拥堵路段,可以适当使用手动模式或S挡,主动拉高一下转速。

加油时选择正规加油站的合格油品,避免长期怠速等待,定期检查和更换火花塞等,这些日常的维护,远比事后想着用什么“偏方”去补救要有效得多。

如果车辆的积碳问题已经很严重,最可靠的办法还是去专业的修理厂,进行免拆清洗或者拆解清洗,虽然需要花费一些钱,但效果立竿见影,能让发动机恢复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