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转向世界模型技术
最近,智能驾驶的技术路线之争又热闹起来了。理想、小鹏这些车企都在押注一种叫 VLA 的技术,但行业大佬华为却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最近在一次上海的媒体日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CEO靳玉志明确表示,华为要彻底放弃VLA这条路,转而全力投入WA(世界模型)技术,想给自动驾驶开个“快车道”。
现在,智能驾驶这块儿竞争特别激烈,大家都在比谁的技术更靠谱。VLA这个技术现在挺火的,它的原理是先把路上的景象“翻译”成语言,再让车子执行动作,有点像先看路写个报告,然后再开车。这样能预判几十秒后的路况,上手也比较快,所以很多车企都愿意用。但华为觉得这其实是“走捷径”,并不看好。
华为智驾技术路线
华为要走的这条路,就是让车像老司机一样“眼到手到”。靳玉志这么解释说,WA 技术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看路况就知道该怎么开,不用多想就能反应过来,直接通过视觉、声音这些信息来控制车子,省去了“语言翻译”这一步。虽然这条路看起来更难,但一旦实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作为行业里的老大,华为的技术路线一直备受关注。数据显示,目前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车已经超过了 100 万辆,辅助驾驶的总里程也突破了 40 亿公里,从车位到车位的领航辅助功能使用次数更是超过 1000 万次。这样的成绩,也让华为的“技术宣言”更有说服力。
说到未来,华为早就有了清晰的规划:2026 年要实现高速路段的 L3 级辅助驾驶和城市路段的 L4 级试点;2027 年开始做无人干线物流的试点,并推动城市 L4 级的规模化商用;2028 年则力争让无人干线物流真正实现规模化应用。从技术研发到实际落地,华为正一步步朝着“零伤亡事故”的目标前进。
在智能驾驶这条赛道上,是选择“快出成果”的 VLA 路线,还是坚持“硬核”的 WA 路线?华为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这场技术路线的较量,最终还得看市场和时间怎么检验。对消费者来说,也许不久之后,就能体验到更安全、更智能的出行方式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