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温度智能守护 长安新专利破解过热难题

#上海观光路线推荐#

电机温度智能守护 长安新专利破解过热难题

电机过热?功率骤降?长安汽车最新公布的专利技术给出了创新解决方案。这项名为“电机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介质”的专利,直击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的核心痛点。

智能温控 自适应保护

传统电机过热保护采用固定温度阈值。过于僵化。长安的创新在于让系统“思考”。基于当前电机温度和温度变化率动态调整第二温度阈值。更智能。更精准。

温度上升快?系统立即响应。自动计算降额系数得到第一扭矩。同时考虑峰值功率影响确定第二扭矩。取两者较小值作为实际扭矩限值。巧妙平衡性能与保护。

双重工况 全面防护

不止驱动工况。发电工况同样得到保护。这是重要突破。电机在能量回收时也会产生热量。传统系统往往忽视这点。

防止永久性损坏。有效减缓绕组铜损和温升速率激增。延长电机寿命。提升可靠性。

技术生态 全面布局

这仅是长安电机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今年9月,他们还获得了“车辆电机扭矩的控制方法”专利授权。根据实时车速和参考车速精准判定行驶场景。减少信号传递环节。提升响应速度。

电机温度智能守护 长安新专利破解过热难题-有驾

7月公布的电机扭矩控制专利解决了下坡异响问题。避免扭矩趋近于零时的齿间敲击声。提升用户体验。

还有边界层厚度自适应调节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提高系统鲁棒性。以及驱动电机的主动减振功能。对电机扭矩进行主动干预。

研发投入 数字说话

今年以来长安汽车新获得专利授权930个。虽然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4%,但质量明显提升。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2.84亿元。同比增长12.76%。真金白银投入创新。

长安建立了四级专利评估模型。将专利分为核心战略型、重要基础型、一般改进型和闲置专利。差异化转化策略。大部分专利已实现整车产品产业化应用。累计变现约1亿元。

用户体验 实实在在

技术创新最终服务于人。长安的车身域开放接口控制系统让全车98%控制器毫秒级联动。用户自定义功能开发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3天。极致体验。

电机温度智能守护 长安新专利破解过热难题-有驾

暴雨模式?露营模式?200+场景指令集预置。用户拖拽即可组合新功能。开门瞬间座椅后移+方向盘抬升。动作延迟小于0.1秒。比传统快20倍。

前瞻布局 未来可期

在自动驾驶领域,长安的多任务神经网络模型专利将目标检测、语义分割和车道线识别整合。降低计算量和内存消耗。为嵌入式系统实现高效多任务自动驾驶提供可能。

累计布局专利1.9571万件。智能化技术占比38%。低碳技术占比15%。2024年发明专利申请占比达68%。高价值专利占比突破30%。数字背后是战略眼光。

思考与展望

电机控制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用户体验问题。安全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长安的专利布局显示了中国车企的创新突破。

从追赶到引领。从数量到质量。从单点技术到系统生态。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转型。

开电动车不再只是选择动力形式。而是选择一种更智能。更可靠。更个性化的出行方式。技术创新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电机温度智能守护 长安新专利破解过热难题-有驾

电机嗡嗡声不再是简单的运转声音。而是智能控制的艺术。温度曲线不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对车辆健康的贴心守护。扭矩输出不再是粗暴的动力释放。而是精准计算的性能呈现。

这就是汽车智能化的未来。长安汽车正在用专利书写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