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类人,建议别考驾照

开车这件事,听起来很酷对吧?手握方向盘,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简直就是自由的代名词。但你知道吗,有些人就算拿到驾照,也可能变成马路上的“隐形炸弹”。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说有两类人真的不适合考驾照——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关系到生命安全的大实话。

先讲个真实的故事吧。去年夏天,有个小伙子在驾校练车时突然浑身抽搐,直接把车撞到了护栏上。后来才知道,他从小就有癫痫病史,但觉得“偶尔发作一次没关系”,偷偷瞒着驾校报了名。这次事故不仅让他自己骨折住院,还差点连累到旁边练车的学员。你可能觉得这是个例?其实类似的案例每年都在发生。

第一类:身体条件不过关的人

开车不是玩游戏,你的身体就是控制车辆的“总开关”。想象一下,如果你在高速上突然眼前发黑,或者手脚不受控制地发抖,会发生什么?

有些疾病就像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比如癫痫患者,可能上一秒还正常开车,下一秒就突然失去意识;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剧烈波动,会头晕眼花看不清路;就连严重的高血压患者,遇到堵车时一着急,血压飙升都可能引发危险。

更常见的是视力问题。有个大叔考了三次科目一都没过,最后才发现自己色弱分不清红绿灯。他说:“我平时看红绿灯都是靠位置猜的——最上面亮的是红灯嘛!”这种“盲猜”行为简直让人捏把冷汗。

不是说身体有点小毛病就不能开车,关键要看这些毛病会不会“突然发作”。就像戴眼镜的人矫正视力达标就能开车,但如果你有突发性眩晕症,哪怕一年只发作一次,这一秒钟的失控就足够让车子冲出马路了。

第二类:心理素质不过硬的人

开过车的人都知道,路上什么奇葩状况都能遇到:突然窜出来的电动车、不打转向灯就变道的司机、还有永远在按喇叭的后车……这时候要是心态崩了,分分钟就会出事。

这两类人,建议别考驾照-有驾

认识个姑娘考了五次科目二都没过,每次倒车入库都紧张到腿抖。教练说她“平时练得挺好,一考试就像换了个人”。这种心理素质别说考试了,就算真拿到驾照,遇到紧急情况估计也会大脑一片空白。

更危险的是“路怒症”患者。有次在高速上亲眼见到,两辆车因为抢道互相别车,最后演变成飙车追逐。后来才知道,其中一位司机平时就是个暴脾气,家里人都说他“握着方向盘就像变了个人”。这种情绪失控的驾驶员,简直就是移动的危险源。

还有些人天生“选择困难症”。遇到过新手司机在十字路口犹豫不决,绿灯亮了不敢走,黄灯亮了急刹车,结果被后车追尾。开车需要果断的判断力,如果总是“想太多”,反而容易引发事故。

为什么说这两类人该慎重?

你可能觉得:“我小心点开不就行了?”但开车时的意外往往就发生在一瞬间。身体突发状况不会提前打招呼,心理崩溃也就在一念之间。

有个数据挺吓人的:我国每年因驾驶员身体原因导致的事故占总数15%,而心理因素引发的事故比例更高达30%。换句话说,每三起事故里,就有一起和驾驶员的心理状态有关。

这两类人,建议别考驾照-有驾

更现实的问题是,现在很多驾校为了通过率,会教学员“应试技巧”。比如记住某个点位打方向盘,但真上路后根本没有这些参考点。这就导致有些人虽然拿到了驾照,实际上根本不具备独立应对复杂路况的能力。

不开车的人生也很精彩

这两类人,建议别考驾照-有驾

当然,不是说这两类人就要被“终身禁驾”。身体条件改善后可以重新评估,心理素质也能通过训练提升。但在达到安全标准之前,完全可以选择更稳妥的出行方式。

认识个酷酷的女生,她因为色盲不能考驾照,但成了公共交通活地图,还开发了“地铁+共享单车”的专属通勤路线。还有个大叔天生手脚不协调,干脆买了辆带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能源车,让科技帮他把关安全。

其实现在出行方式越来越多元,打车软件随叫随到,地铁公交四通八达,还有各种定制化租车服务。与其冒着风险硬要开车,不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出行方案。毕竟安全到达,才是出门最重要的目标。

开车是权利,更是责任。当你手握方向盘时,不仅掌握着自己的安全,也关系着路上每个人的生命。所以啊,如果你是今天说的这两类人,不妨先给自己的生活按下“暂停键”。等身体和心理都准备好,再享受驾驶的乐趣也不迟。毕竟马路不是游乐场,咱们谁都输不起那“万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