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随手一秒”,是稳住方向盘,还是夺走一生安稳?

“看导航的时候真得小心,这么短的一瞬,可能你就跟后半辈子说再见了。”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发生在余册高速的真实故事。

开车“随手一秒”,是稳住方向盘,还是夺走一生安稳?-有驾

那一天,天是阴的,那条路却很亮。舞阳河大桥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车辆不算多,路上的气氛少了点紧张感。开黑色小轿车的朱某,原以为这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驾驶。但在行驶途中,一个小小的动作——他伸手准备拿后座的水瓶,竟引发了一场事故。车身猛地一偏撞上了右侧防护栏,再弹回到中央隔离带,硬生生地在行车道上停了下来。

民警赶到时,眼前的现场不忍直视:黑色车身褪色成了深深浅浅的撞痕,气囊如同被撕烂的纸团四散躺着,唯一倾诉着这一车经历的,是短短几米的刹车印迹。朱某也是懵的,“就那一秒,真不至于啊。”但事故报告没含糊——朱某承担全责。那一小秒的分心,就让车辆失控;若不是安全带救命,这一次很可能不只是车损,还有人命。

开车“随手一秒”,是稳住方向盘,还是夺走一生安稳?-有驾

我们开车的时候,真的很容易对“危险”这件事掉以轻心。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念头:“就一会儿低下头,没啥问题”,又或者“拿手机回个微信,不影响吧”,再简单的“吃口饼干没事吧”,这些看起来毫无问题的小动作,其实全都潜藏极大的隐患。

从数据里,我们可以窥见这些隐患的大小:相关统计显示,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交通事故,往往会给现场带来毁灭性的后果。高速行驶的时候,每分每秒都是时速几十公里的投影,你的一个小动作可能会让车偏离轨迹;那几秒,或许根本没预留给你反应的时间。

开车“随手一秒”,是稳住方向盘,还是夺走一生安稳?-有驾

说到分心驾驶,很多人会想到玩手机。现代人离了手机简直活不下去,但要知道,开车时看手机,无论是接听电话还是导航新建路程,都会让大脑短暂的处理资源被分散。更糟糕的是,有的数据表明,短短几秒的手机互动,足以让司机不自觉地踩紧刹车甚至不踩刹车。

手机危险,但不仅仅只是手机。日常你可能也会弯腰找个掉了的钥匙、忍不住夹起一粒花生米在嘴里、偶尔回头哄孩子、甚至在车里补一补口红。这些行为在驾驶时,会对你形成“突如其来的视觉、听觉或认知干扰”,等你缓过来再恢复专注时,车辆和周围的情况可能已经悄无声息地完全“换了面貌”。

开车“随手一秒”,是稳住方向盘,还是夺走一生安稳?-有驾

那该怎么减少分心驾驶呢?很多时候是可以提前预防的。

手机是分心大户,除了紧急情况,一定要养成出发前放好手机或者直接调成驾驶模式的习惯。导航更是如此,出发前就设置好路线,非必要别乱动。实在不熟悉,可以找个安全区域停车,再调整导航。

开车“随手一秒”,是稳住方向盘,还是夺走一生安稳?-有驾

还有小件物品,比如水瓶、面巾纸或者钥匙等等,出发前摆放整齐集中,坐到驾驶位就不要带任何在车内翻找的念头。至于孩子,尽量让他们坐后排,配上安全座椅,并选择适龄的坐具。

至于吃东西?这一点可能最容易忽略。我们总觉得吃点不碍事,但你正在啃面包的时候,一个急刹车,满口面包没吞下,一个哽咽就有可能让你没法第一时间做出反映。路上真的没法随时为你预留“玩火”的空间。

开车“随手一秒”,是稳住方向盘,还是夺走一生安稳?-有驾

还想特别和一些“老练司机”唠唠。一些开了多年的老司机总以为自己驾驶技术过硬,保持专注这种“简单功课”好像已经不在他们的日程里。这其实是一种自信过头、忽视危险的表现。多年驾驶的习惯可能让你在不自觉间忽视了路况的新变化,也忘记了“公路一秒,决定生死”的关键。

说个题外话吧,你还记不记得第一次摸方向盘的时候,那种紧张兮兮的状态?彼时可能都不敢乱动一根指头吧。其实想要避免分心驾驶,就得重新找回一开始的敬畏。每一次启动的时候告诉自己,这颗方向盘转一下,会改变太多东西,脚放在油门或刹车上,就像是自己捏着命运的线。

开车“随手一秒”,是稳住方向盘,还是夺走一生安稳?-有驾

每一个司机都想自己开车平安,家人放心。可这背后要求的不是一张驾照证明,而是每一个当下的注意和专注。别让“分心带来的危险”一直在你的车影后徘徊,它就在那,等你随时“放任”它出来。

听我一句呗,开车这回事,注意力的事别随便放松。你守好了自己,也就守住了别人家的幸福。安全到达,得劲出行,不香吗?

开车“随手一秒”,是稳住方向盘,还是夺走一生安稳?-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