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方程豹豹5的谍照出来了,一时间讨论声四起。大家都在问,这车到底值不值得等?升级了三电系统,续航增加了,油耗又降了一点,感觉就像是把原来已经不错的咖啡又加了一勺奶糖。但,这种加量不加价(希望如此)的操作,到底能解决什么痛点?
我们买车,到底在意什么?续航,油耗,外观,安全,价格?每年每代车型出来,厂家都要往这几样上做文章,可问题是,你升级三电,续航多了几十公里,亏电油耗降了零点几升,这账怎么算?大家开车真的在意那“一点几升”的油耗差异吗?你每天多跑几十公里纯电,有多少人实际用到?新能源车主是不是更关心电池安全,充电便利,还有后续维护成本?
别急,我们来说说实用性。方程豹豹5之前已经是“硬派SUV”的代表了,卖得不错,品牌逼格也有点,比亚迪把话题搞得风生水起。它的底盘结构用的非承载式,安全性和越野性两手抓,还用上750MPA屈服强度的钢材,电池两层防护,很明显是拍着胸脯跟你说:“你就算开着我去西藏,翻山过河都能撑住。”这些点,是不是看得比多那几十公里纯电续航更实在?安全和皮实才是硬道理。
现在这波升级,纯电续航直接从100km升到160km,电池容量也从31.8kWh涨到47.8kWh。说到底,大多数人每天上下班都不够用吗?老家去市里往返需要纯电吗?还是你买硬派SUV就是为了城里代步?其实如果真要越野、长途自驾,最终还是躲不开加油。插混这套逻辑看起来很明显是给城市用户加了一道保险线,我可以用电,但也可以用油,不怕堵在路上找不到充电桩。这就是所谓“能上山也能下城”,可是大多数人,真的是天天都要换着跑吗?
再说说油耗的“数字游戏”。这次亏电油耗从8.85L/100km降到8.43L/100km,算下来一百公里能省半升油。半升啊,合着一公里省了0.004升油,假设油价8块,每百公里省下四毛钱,你一年跑个两万公里,也才省下80块钱。你花二三十万买辆车,能为这省出来的80块钱高兴吗?消费者买车,比的可能不是这点“便宜”,而是觉得升级了,就更好,心理更舒服。这种微妙的“赢在数据”操作,真是让人琢磨不透:厂商是更想讨好理性计算的小白,还是想用升级的感觉讨好觉得自己买到新技术的人?
这时候就涉及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技术升级,真正让我们“用车体验”变得更好了吗?如果你不是极限越野选手,真的能明显感觉到多出的几十公里续航和更低的油耗吗?还是说,所有的升级都只是为了让你觉得,下单时更心安理得?
方程豹豹5跟同级别的坦克400、北京BJ60千里版PK了一年多,销量说明了一切。从这个角度看,比亚迪的方程豹是抓住了市场的节奏。光是价格,比起对手还便宜几万。这下,升级三电之后,性能又强,理论上更划算。厂家每次都说“科技下放”,其实不如说“把市场上的焦虑点都拦下来”:你觉得动力不够?我给你升级;你觉得没电不行?我给你纯电多续航;你觉得用油会浪费?我给你油耗低点;你担心安全?我用钢板和双重防护给你打底;你嫌贵?我比别人便宜。看似面面俱到,其实都在往大家的心理价位上靠。
但想一想,真正用车的人到底需要什么?市场调研是这样,推新品也是这样,但用户真正的诉求,往往没法被新技术轻易满足。比如,新能源汽车跑长途依旧焦虑,充电桩建设依旧不够普及,而且每年技术都更新,用户刚买不久,新款就“遥遥领先”,这不是让早期用户心里不舒服吗?厂家是不是应该关注一下用户的“心情”?而不是每隔一年两年就刷新硬件,让人刚适应,就又被新东西“种草”一次。
更有意思的是,你看这车外观几乎没变。前脸还是那套豹力美学设计,灯组也只是结构调整。车企们是不是发现了一个规律:其实大众在意的还是“识别度”,大家买车不希望自己的车看起来太老,也不希望变化太大像买了旧款过时家电。只改“里子”,面子上不动,就能拉拢老车主和新车迷,不至于让人心理失衡。可是,如果真的技术大跃进了,为什么不敢大刀阔斧地变外观?是不是怕老车主觉得自己被“落地成新款抛弃”?
又回到了“升级究竟是谁为谁好”这个问题。厂家升级技术,数据好看了,新能源指标也上去了,大家嘴上说省了钱,心里还是期待更便宜、更独特、更有个性的产品。可产品越来越像“拼配置、拼数据”,到底是我们选车还是算法帮我们选车?我们是不是都变成了被新技术轮番轰炸的“被数据操纵的消费者”?你看到一行行参数,心理变数被按在表格里。到底买车看什么?是内心的自由还是科技的诱惑?
做个小设问——如果明年再升级,纯电能跑两百,油耗再低点,你会后悔现在没等一年吗?你发现没,这是一场无尽的“等新款”的鸿沟。技术不停更新,用户不断犹豫,最后导致“买车也像买手机”,一步步被迫“追新”。从这个角度说,厂家和用户都像是被追赶的马拉松选手,永远不停脚步,但是大家其实并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升级的动力,是市场焦虑,而不是用户的真正需求。
或许,我们该回头想想,汽车到底是什么?是通勤工具,是自驾游的玩伴,是炫酷的标签,还是给你“被科技掌控的安心”?新款方程豹豹5的升级,技术上没毛病,适合那些愿意为参数买单的新时代用户。可车这东西,终归是用来开的,纯电更多了,油耗更低了,但如果你的需求就是——想要一个坚固安全的钢铁堡垒,能拉家带口出去玩,有点个性,有点气场,其实上一代就足够好了。你追新,只是在为心理上的“不落伍”买单。
厂家每年给我们抛出新方案,让我们觉得不升级就掉队,但你仔细想一想,身边那些开了好多年的“老掉牙”车,依然跑得欢,依旧好用。汽车这东西,永远没法让所有人都满意,每个人的舒心点都不一样。无论是三电升级还是续航油耗,最终是“让你相信你买了最合适自己的那个”,而不是“你真的用上这些新技术”。
说到底,给你升了纯电续航、降了油耗、加强了电池安全。这些数据,更多是安慰你的“纠结”。真正的幸福,是你在路上,打开音乐,窗外是自己喜欢的风景。技术日新月异,生活却是自己的。车企能做的,是让你少一点后悔,多一点选择。但别被参数裹挟,买车还是为自己而买。别等下一代了,如果你喜欢、如果你合适,就上路吧。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