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听粤语、着拖鞋、揸凌志”早已成为了每个广东男人的标配。
就像每个省都有专属的省饭一样,每个省也有属于自己的省车。比如,山东人偏爱开帕萨特,江浙沪的富二代们则喜欢驾驶各种“炸街”的跑车。
一般来说,一辆车反映出车主的品位和经济实力。而广东人在挑车这事上,还是偏爱把性价比做到最高。
对广东的富豪们来说,雷克萨斯似乎拥有难以抗拒的魅力,连BBA都得靠边站。在2018年之前,雷克萨斯一直被认为是“加价神器”。
在广东,土豪们几乎都拥有一辆雷克萨斯,而对于打工仔来说,这车也算是他们心中的“理想之选”。
在广东,富豪们在BBA品牌里可是占有一席之地。
最终,他还是决定买了雷克萨斯。
大家对广东老钱的印象,大概就是穿着大背心、大裤衩,腰间还挂着一串钥匙,每天都跑去山里享受一顿乡村的美味农家菜。
其实广东老钱,在生活中几乎家家都有一辆雷克萨斯。对广东人而言,从小就被灌输一个理念:财不外露,哪怕家底厚实,也要低调行事。
在广东,很多富豪都坚持一个原则:做人低调,做事要有气场。还有一些更为谦逊的广东富豪,出门的时候,只会选择开丰田或者本田,甚至骑电动车,显得特别接地气,毫不张扬。
而且啊,老广们平常习惯把雷克萨斯叫作“凌志”,这也是他们的一大特色。
因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雷克萨斯的香港代理商给它起了个“凌志”这个名字,这名字也代表着“凌云壮志”的美好寓意。
到了2004年,丰田打算正式把雷克萨斯带进大陆市场时,发现“凌志”这个名字已经被注册了,所以就用“雷克萨斯”这个名字了。不过,老广们还是习惯叫它“凌志”呀。
因此,老广们对雷克萨斯挺喜欢的,主要是因为它代表“凌云壮志”的寓意。而且,在广东那边,还有句顺口溜叫“揸得凌志,人生如意”,挺能体现他们的心意。
虽然跟现在的新能源车比起来,雷克萨斯的内饰显得有点落后,可这点倒没啥影响老广们的喜爱,毕竟这车既省油,又坐着舒服,还是挺对他们心意的。
雷克萨斯不仅深得广东的爸爸们喜欢,就算是年轻人也特别青睐。在小红书上,关于雷克萨斯的讨论,年轻用户可是一抓一把。
有网友说,在广东开雷克萨斯的人,根本看不出他家的底细。毕竟在那儿,月收入一万就能开雷克萨斯,年入百万元的,也就只开雷克萨斯。
因此,在广东开雷克萨斯的车主,基本上会被路人猜测是个有钱人家。
对于一贯喜欢低调的广东人来说,开BBA显得太过耀眼,买个便宜车又不符合他们的性格,而二三十万的雷克萨斯,正好满足了他们所有的心思。
有位老车主说,雷克萨斯即便开了二十年,也依然结实耐用。而老广的终极梦想,就是没事喝喝茶,周末开着一辆雷克萨斯去农家乐吃个鸡。
要提的就是,广东的雷克萨斯4S店多达55家,这也让这里成了全国雷克萨斯4S店最多的地区之一。
紧抱中国的胳膊肘不放。
雷克萨斯在上海自己全资搞了个工厂。
今年一开始,雷克萨斯就宣布打算在上海投资建厂,搞起电动车生产线,主要聚焦于研发雷克萨斯纯电动系列车型。
丰田之所以把电动化转型的大旗交给雷克萨斯,主要是因为雷克萨斯在全球的销售比例大约只有7.8%,市场份额还不大,操心风险相对也少一些。
挺有意思的是,丰田的掌门人丰田章男之前还曾批评过电动车,他说,电动车其实并不真正环保,而且会让开车变得没那么有趣。
虽然雷克萨斯早些年在中国能轻松赚到钱,但随着新兴造车企业的崛起,加上雷克萨斯在电动化方面行动有点慢,产品更新也跟不上,结果销量明显开始下滑。
在这种形势下,就算丰田不得不让步,推行电动化转型,雷克萨斯通过在本地生产,能更贴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抓住他们的心。
按照丰田的安排,到2035年,雷克萨斯在世界范围内都要实现百分之百的电动化。再者,丰田的社长佐藤恒治也特别提到,中国市场对于雷克萨斯电动化的转变非常关键。
不过呢,雷克萨斯上海工厂最早也得等到2027年才能开始生产第一台国产雷克萨斯,到那个时候,国内的汽车市场可能早就变得不一样了。
只能说,这次推行电动化转型,毫无疑问成了雷克萨斯的一场大冒险。
在中国全部自己建厂的,还得数特斯拉,与雷克萨斯不一样,特斯拉在上海建厂那会儿,正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刚起步的阶段。
早在2014年的时候,马斯克就说过要在中国弄个工厂,五年之后正式动手开始建。
还得说,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工到第一辆车下线,整整不到一年,这速度挺吓人的。也妥妥地帮特斯拉走出了“产能地狱”的阴影。
换句话说,特斯拉当初开始建厂时,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还算是一块“蓝海”,它的进场就像一条“鲶鱼”一样,瓜分着政策红利和各种优势。
特斯拉算得上是新能源车行业的开拓者和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它在中国新能源市场里的出现,好比一针“强心剂”,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正是因为特斯拉的出现点燃了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热情,引发了激烈的竞争,不仅推动了整个供应链的升级,还让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变得格外火热。
二线豪车的销售额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势头直线下降。
曾经火爆的“神车”,现在是不是没以前那么火了呀?
目前呢,豪车市场的玩法正在被新兴的造车力量重新定义,买家们也开始更喜欢国产的新能源豪车了。
今年,BBA的销量明显减少,可以说,一线豪车品牌的日子变得越来越难过了,那些曾经得加钱才能买到的二线豪车,好像也慢慢被人们忘得差不多了。
要是在过去,二三十万的二线豪车一直是中产阶级的首选,但谁能料到,没过几年的时间,那个曾经被视为“中产神车”的车型竟然纷纷跌出了榜单。
那会儿,要是你到雷克萨斯4S店里去,问销售能不能加个2万块钱就把车搞定,销售大多会带着笑回答你:“不好意思,我们没有这么大的优惠。”
到了现如今,2025款的ES200臻享版,花不到25万就能拿到手,不仅不用掏额外的钱去加价购买,4S店还可能赠送一些以前得掏钱才能享受的服务,比如保养、车衣、行车记录仪啥的。
幸亏在老广的喜爱中,雷克萨斯的销量在二线豪车里还算不错,今年上半年,雷克萨斯卖出了超过8.5万辆,是唯一进口豪华品牌实现正增长的。
不过,这个成绩对雷克萨斯来说并不能算什么值得自豪的事,毕竟在2021年,雷克萨斯一年就卖出了22.7万辆。
别的二线豪华品牌就没那么走运了,曾被叫做“浴皇大帝”的凯迪拉克,今年上半年卖得不到5万辆,跟去年相比跌了超过19%。
英菲尼迪的情况更糟,今年上半年,从一月到九月,总共才卖出了1054辆车,主打的QX50在六月那个月,销量甚至只剩下33辆。
作为最早实现国产的日系豪华车品牌,英菲尼迪在早期可真是趁着时代的东风,拥有了不少优势,到了巅峰时,一个月的销量能达到4000辆左右。
但到了后来,Q50L和QX50这几款爆款车型因为更新不够快,产品换代拖了十年都没换新,这在咱们中国汽车市场,简直就是走不通的路。
虽然说英菲尼迪早在2018年就宣布要搞电动化转型,结果到现在,第一款纯电动车还没正式量产。现在想要赶上这个节奏,恐怕也挺不容易的。
为减轻销量压力,英菲尼迪也动起了降价的心思。比方说,2017年QX50的售价还差不多30万,现在只要不到20万,就能搞到一辆了。
这反倒没有带来销量的猛涨,反而把它的豪华品牌形象搞得有些打折。
因为销量一直不太理想,英菲尼迪的经销商也纷纷退出市场,现在全国范围内的经销点已经减少到了40到60家左右。
同时,在国内三十万级别的豪车市场,被新兴造车企业吃得满满当当。上个月,35到40万档的车型里,问界M8以2.1万辆的销量稳居第一,远远甩开第二名奥迪A6L一大截。
作为华为首个深入跨界合作的汽车品牌,问界自诞生起就备受关注。正是凭借问界的表现,验证了华为“智选车”模式的成效,这才有了如今的“六界”。
M8能够在豪华车市场里火得这么快,主要是因为它紧贴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创新,同时还对传统的豪车直接“降维打击”。
像这样,M8的车身装上了两块激光雷达,还有28个传感器,提升了华为高端智能驾驶的环境感知水平,而车内空间也相当宽敞。
写在最后
这些年,雷克萨斯靠着老广的喜爱,在车坛上占了一定的地位。不过,即使这样,也还是遇到了销量下降的难题。
雷克萨斯的遭遇,其实也反映出二线品牌普遍面临的问题。说到底,在如今激烈的价格大战中,二三十万的预算就能搞定一辆BBA,甚至还能选择一辆充满科技感、驾驶体验都不错的新能源车。
现如今,雷克萨斯在上海的工程正式开建,可是等到纯电版的雷克萨斯问世时,国内车市估摸着已经迈入更高的阶段了。
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聊聊,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看法,感谢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