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近最大的新闻,就是它没什么新闻。
这事儿就很魔幻。想当年,马斯克老师放个屁,整个行业都要抖三抖,分析一下是吃了豆子还是韭菜,预判一下是不是能源结构要发生颠覆性变革。现在呢?甭管是发布什么宏图第四篇,还是Model Y又卖爆了,市场反应都突出一个“哦,知道了”。大家更爱看的是国内这帮神仙打架,今天你背刺我,明天我王炸你,突出一个血流成河,非常下饭。
前两天我一个好久不联系的高中同学,突然在朋友圈给我点赞,聊了半天才知道,哥们提了辆焕新Model Y。
我当时就愣住了,因为我印象里他是个特稳重的人,儿科医生,半个体制内,按理说应该去买个BBA或者蔚小理这种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牌子。结果他告诉我,他本来真情实感地想支持雷军老师,小米SU7都去店里摸了八遍了,结果一看交付时间,55周。
55周。
这哪里是买车,这是在买理财产品,还是期货。他觉得太离谱了,当场就打开手机下定了特斯拉,周一下单周五提车,效率高得像个渣男,拔腿就走,绝不留恋。
最骚的是,现在这台车的主驾驶,是他爹。老头子开了一辈子油车,每个月900块油钱跟交月供一样,现在换成几十块电费,感觉人生都升华了。每天早上,他们家上演的不是抢厕所,是抢车钥匙。我同学最后只能含泪坐地铁,他说这叫“回归本真,体验人间疾苦”。
我问他,身边那么多人买国产,你怎么就选了特斯拉?
他的回答堪称典中典:“我好几个同事都买了啊,跟着买总没错吧?就像以前不懂车,就买BBA呗。”
就这句话,像一道闪电,直接劈开了我的天灵盖。我悟了。
特斯拉,不装了,摊牌了,它终究还是活成了自己当年最讨厌的样子——电车界的BBA。
这真不是一句好话。
以前买特斯拉的是什么人?是极客,是信徒,是马斯克的精神股东。他们买的不是车,是通往未来的门票,是社交货币,是朋友圈里最靓的仔。他们会跟你聊第一性原理,会跟你聊星辰大海,会跟你聊FSD入华之后怎么干翻一切。那是一种信仰,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光辉,和韭菜的芬芳。
现在买特斯拉的是什么人?是我同学这样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对马斯克上不上火星不感兴趣,他们只关心三件事:第一,这车开出去大家认不认,有没有面子。第二,这玩意靠不靠谱,别三天两头把我扔路上。第三,卖二手车的时候,能不能少亏点。
你看,这三个问题,是不是跟以前买奔驰宝马奥迪的人,问得一模一样?
讲真,这就是特斯拉现在最强的护城河,也是它最大的“中年危机”——品牌玄学。
当一个品牌不再需要靠花里胡哨的技术名词来吸引你,而是靠“别人都买所以我也买”这种该死的社会共识来卖车时,它就成功上岸,从一个科技先锋,变成了一个社会符号。就像奔驰,最值钱的不是它的发动机,也不是它的内饰,而是那个三叉星徽。它代表的不是性能,是一种“我混得还不错”的社会认证。
特斯拉现在就是这个味儿。
它用十几年的时间,把自己熬成了一个行业标杆,一个默认选项。当一个小白用户走进电车市场,面对着几百个车型,几十个品牌,各种激光雷涤纶、智能大沙发、冰箱彩电按摩椅,看得眼花缭乱,大脑直接宕机的时候,销售一句“要不您看看特斯拉?全球销冠”,瞬间就把选择题变成了判断题。
买它,可能不是最优解,但绝对不是一个错误解。你不用担心被朋友嘲笑,不用担心修车没配件,不用担心过两年这个牌子直接倒闭。这种“确定性”,在今天这个混沌的汽车市场,就是最硬的通货。这套逻辑,BBA当年玩得炉火纯青。
所以你看特斯拉现在干的事儿,哪还有一点革命的样子?完全就是个稳重的中年男人。
用户说你内饰是毛坯房,好,我给你加上氛围灯,加上后排屏幕,给你整成精装修。这叫什么?这叫“用户共创”,机你太美。
用户说你底盘硬得像块钢板,过个减速带能把腰子颠出来,好,我给你调软,给你弄上可变阻尼,主打一个舒适。这叫什么?这叫“听劝”。
用户说你没座椅通风,夏天屁股都快烧着了,好,给你标配上。
这些操作,说白了,就是把过去所有的短板,一块一块补齐。它不再追求“我是谁”,而是拼命迎合“你想要我成为谁”。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曾经长发及腰的摇滚乐手,剪掉了头发,穿上了西装,开始跟你聊孩子的学区房问题。
世界,终究是个巨大的压缩毛巾。
写到这里,我必须得承认,把特斯拉比作BBA,可能有点侮辱BBA了。因为BBA当年面对的,是增量市场,大家一起做大蛋糕。而特斯拉现在面对的,是一个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一个大型蛊场。
以前是掀桌子,现在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小米端着碗冲进来说“我全都要”,蔚来的乐道直接连蜡烛都没给剩下,理想在家里疯狂造娃,极氪拿着猎枪到处巡逻,华为更狠,直接在场子外面开了个修仙培训班,教大家怎么御剑飞行。
这谁顶得住啊?
特斯拉就像一个修仙小说里的主角,开局拿到了绝世功法,一路砍瓜切菜,修为突飞猛进,建立了第一个宗门。但现在,满世界都是拿了他功法魔改版的对手,人家不仅也会你的招式,还往里面加了各种符箓、阵法、甚至意大利炮。而他呢,还在那里吭哧吭哧地打磨他那把飞剑。
你说他的飞剑不强吗?很强,基础扎实,童叟无欺。但问题是,别人已经开始玩高达了。
这就是特斯拉的中年危机。它从一个挑战者,变成了一个守擂者。它最大的优势,也就是它品牌惯性带来的“基本盘”,正在被一群不讲武德的年轻人疯狂蚕食。最近我发现个事儿,挺有意思的,好像也没啥媒体关注,就是前几天去商场吃饭,发现BBA的门店是真的冷清。
它不再性感了。这才是最要命的。
但对现在的特斯拉用户来说,这重要吗?不重要。
我那个医生同学,他压根不关心这些。他要的,就是这个BBA的感觉。一种“虽然我不是最牛逼的,但你们谁也别想轻易弄死我”的稳定感。买的不是车,买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资产保值”。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特斯拉活成了BBA的样子,是一场无奈的堕落,也是一场现实的胜利。它用放弃星辰大海的叙事,换来了柴米油盐的销量。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特斯拉选择了最中间的那条路,叫“活着”。
就是有点无聊。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