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新款缤越将上市,售价或8万起,能否引爆销量_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那就是吉利汽车宣布,他们旗下的热门小型SUV缤越家族,又要增加一个新成员了,名叫“缤越超能Max”,计划在7月中旬正式推向市场。

消息一出来,很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现在满大街跑的都是新能源车,各大厂商都在拼电池、拼续航,吉利怎么还在这个时间点推出一款新的纯燃油车?

而且根据各方消息,这款车的价格很可能定在8万块钱左右。

吉利新款缤越将上市,售价或8万起,能否引爆销量_-有驾

那么,这样一款车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到底有没有竞争力?

它能帮助吉利缤越系列提升销量吗?

这背后其实反映出吉利非常清晰的市场策略和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把握。

我们先来看看这台车本身,它到底有什么能耐。

对于大部分预算在8到10万块钱的首次购车者,尤其是年轻人来说,买车最看重的无非是两点:一是开出去好不好看,有没有面子;二是坐进去用起来舒不舒服,值不值这个价。

缤越超能Max可以说在这两方面都下足了功夫。

从外观设计上看,它完全不像是一台几万块钱的车。

吉利现在这套设计风格已经非常成熟,车头采用了上下分层的格栅,上面是几条亮晶晶的镀铬装饰,和两边造型锐利的大灯连在一起,显得很精神。

下面则是大面积的黑色格栅,配合两侧立体的导流槽,整个车头形成一个很有力量感的“X”形轮廓。

有数据显示,这种设计能让车头在视觉上感觉宽了12%,这对于一台小型SUV来说,气场一下子就上来了。

车身侧面,悬浮式车顶、上扬的腰线、17英寸的灰色轮毂,这些都是当下非常流行的设计元素,让车子看起来很动感。

车尾的设计也很有层次感,贯穿式的尾灯由一条黑色饰条连接,加上车顶的扰流板和造型复杂的后包围,整体看起来非常协调,设计感很强。

可以说,吉利是把有限的成本,都用在了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让这台车的外观具备了超越其价格的价值感。

进入车内,这种“物超所值”的感觉会继续延续。

车内的整体色调是黑色和灰色的搭配,显得比较稳重耐看。

中控台上,手能摸到的地方,很多都用了软性材料包裹,座椅也是仿皮的,触感不错,避免了同价位一些车型那种廉价的硬塑料感。

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中控台中央那块悬浮式大屏幕。

吉利新款缤越将上市,售价或8万起,能否引爆销量_-有驾

这次,屏幕尺寸从老款的8英寸升级到了10.25英寸,分辨率也提升到了1280×720像素,显示效果比以前细腻了40%。

这意味着无论是看导航地图的细节,还是等人时看看视频,视觉体验都好了很多。

这套车机系统的反应速度也很快,实测数据显示,点击操作的响应时间只要0.8秒,并且支持华为的HiCar手机互联功能,这对于使用华为手机的用户来说非常方便,上车就能无缝连接,把手机上的常用应用投到大屏上使用。

座椅的设计也花了不少心思,用了仿麂皮的打孔面料,还点缀了黄蓝双色的缝线,缝线的误差据说控制在0.3毫米以内,工艺水平相当不错。

座椅的包裹性也很好,转弯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腰部和身体两侧被支撑住,提供了一定的驾驶乐趣。

此外,像中控屏下方可以抽出来的奶茶杯架、车门上的雨伞槽这些小细节,也体现出设计师对年轻用户生活习惯的洞察。

当然,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待,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是永恒的。

既然吉利把成本都花在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那么在一些不容易被察觉的方面,必然会有所妥协。

首先就是空间表现,这台车的轴距是2600毫米,这是小型SUV的标准尺寸。

对于后排乘客来说,如果坐两个人,腿部空间大概有一拳多,还算够用,但如果后排要挤上三个成年人,横向空间就会显得比较局促。

而且,为了追求车顶的流线型设计,后排的头部空间受到了一定的压缩,实测数据是920毫米,如果身高超过一米八的乘客坐在后排,可能会感到有些压抑。

其次是车辆的隔音性能,这也是成本控制下容易被牺牲的一环。

根据测试,这台车在防火墙等关键部位的隔音棉用料相对薄一些,导致在高速行驶时,车内的噪音会比较明显。

当车速达到每小时120公里时,车内噪音大约为68分贝,风声和轮胎的噪声会成为主要的干扰源,对于追求安静驾乘环境的消费者来说,可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在动力方面,缤越超能Max的选择也偏向于实用和经济。

它搭载了一台1.5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的是CVT无级变速箱。

这套动力组合最大的优点就是平顺和省油,非常适合在城市里日常通勤代步。

吉利新款缤越将上市,售价或8万起,能否引爆销量_-有驾

油门踩下去,动力输出很线性,不会有顿挫感。

但它的动力储备也确实比较保守,百公里加速时间需要12秒以上。

这意味着,在城市里跟车、起步都毫无问题,但如果是在满载的情况下跑高速,想要超车,就需要驾驶者提前判断,预留出足够的加速时间和距离。

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新车的内部气味。

这台车出于环保理念,内饰采用了一些回收材料,虽然都通过了国家相关的环保检测,但这些材料的特性也导致新车的异味会持续得久一些,可能需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完全散去,相比一些使用低散发材质的车型,时间要长半个月左右,需要车主多开窗通风。

那么,综合了这些优缺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文章开头的问题:这台车能增加销量吗?

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

吉利这次的策略,可以用“精准卡位”来形容。

我们来看缤越整个产品系列,最便宜的超能版,起售价在6万多元,主打的是极致的性价比;定位更高的缤越COOL,价格则去到了接近10万元,主打的是强劲的动力和运动性能。

这样一来,从7万到9万这个价格区间,就形成了一个市场空白。

缤越超能Max的出现,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

它的定价,巧妙地承上启下,配置比入门版高出一大截,价格又比高性能版亲民不少。

再把它放到整个市场和竞争对手中去看,它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和同价位的奇瑞瑞虎5x相比,它有更大的中控屏幕和电子手刹,科技感更强;和广汽传祺GS3影速相比,它又有着将近1.6万元的价格优势,这个差价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

所以,吉利推出缤越超能Max,并非是在新能源浪潮下的盲目之举,而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的商业布局。

它清晰地看到了市场上仍然存在着这样一批消费者:他们可能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购车预算有限,但他们又不愿意在车辆的设计感、科技配置和品质感上做太多妥协。

缤越超能Max正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产品,用“越级的配置”和“下探的价格”精准地满足了他们的双重需求。

它证明了,即便在电动车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的燃油车市场也远未到消亡的时候,只要车企能真正洞察消费者的细分需求,拿出有诚意的产品,依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增长点。

这不仅是吉利一家企业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汽车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懂得如何去赢得消费者的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