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加油站排队,听见俩车主在那儿唠嗑。一个说自己新买的车特别能跑,百公里才六个多油;另一个就纳闷了,同样排量的车,自己的怎么就得八个多油?旁边一哥们插了句话:“你看看车重呗,人家那车比你的轻两百多斤呢。”这话让我也来了兴趣,车的重量跟油耗真有这么大关系?
这事儿还真不是瞎说的。我专门查了查,发现里头门道不少。美国能源部门搞过测试,车的重量要是能减轻一成,油耗能降六到八个点。换成咱们能听懂的话,车要是能减掉一百公斤,跑一百公里大概能省半升油左右。别小看这半升,你算算账,一年开个一万公里,就能省出三四十升油来,差不多够加一箱半油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一百公斤是个啥概念?打个比方,两个成年人的体重差不多就是这个数。现在家用车一般都在一吨三四的样子,要是能减掉这一百公斤,长期来看省下的油钱还真不是小数目。我有个哥们儿去年换了新车,之前开的老款车身都是钢板,油耗得八升往上;新车用了不少铝合金材料,油耗直接降到七升以内了。当然啦,新车发动机技术也更先进,但车身变轻肯定也帮了大忙。
咱们国内的汽车研究机构也做过类似的实验。结果显示,车重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油耗大概能减少零点七个百分点。你可能觉得这数字小得可怜,但实际算下来挺可观的。一辆一吨半的车,要是能减掉一百五十公斤,油耗就能降七个点左右。按一年跑一万公里、百公里八升油来算,一年下来能省五十多升油,相当于两箱油的钱进了自己腰包。
那为啥车轻了就能省油呢?这事儿其实不复杂,用咱们平时的感受就能说明白。你想啊,车要跑起来,全靠发动机出力气。就跟搬东西一个道理,搬十斤肯定比搬二十斤省劲。车子轻了,发动机就不用那么拼命干活,自然就少喝点油。比如起步的时候,轻点的车油门不用踩太深,发动机转速也不会一下子飙上去,油耗自然就下来了。
在高速上跑也是这个理儿。车轻了以后,保持一百二的速度不用那么费劲,发动机不用一直开足马力,既安静又省油。我自己开的车就不算太重,平时在市区开,就算遇上堵车走走停停的,油耗也比那些重点的同级别车低个一两升。起步的时候那种轻快劲儿特别明显,不用担心油表哗哗往下掉。
除了发动机省力,车轻还能减少各种损耗。轮胎跟地面的摩擦就是其中一个。车越重,轮胎压在地上的力越大,摩擦力也就越大,发动机得多花力气克服摩擦。车轻了,轮胎跟地面的摩擦小了,油耗自然就降了。还有就是城里开车最烦的那种走走停停的路况,重车刹车的时候惯性大,得使劲踩才能停住;再起步的时候又得猛踩油门,把车“拽”起来,这一来二去就多烧了不少油。
轻点的车启停就灵活多了,刹车不用踩那么狠,起步也轻快,油耗自然就省下来了。还有个更有意思的现象,车轻了以后,动力系统也可以跟着调整。原来一吨半的车可能得用一点八的发动机,减重到一吨三以后,一点五的发动机就够用了。小排量发动机本来就省油,这就等于双重省油了,业内管这叫“次级减重效应”。
那车厂是怎么让车变轻的呢?主要就是换材料和改技术。现在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把传统钢板换成铝合金,重量能减四成左右,成本也还能接受。你现在看到的家用车,发动机盖、车门、底盘好些部件都开始用铝合金了,既轻又结实,不会因为轻就容易坏。还有一种叫高强度钢的材料,比普通钢板强度高,重量能轻两成,价格跟普通钢差不多,不少车的车身框架都用这个,撞车的时候该硬的地方还是硬。
至于碳纤维,那玩意儿虽然好,比钢板轻六成还多,强度也够,但价格实在太贵了,是钢材的十倍往上。一般只有那些高端跑车或者豪华车才用得起,普通家用车用碳纤维的话,车价得涨老多,省下的油钱可能好几年都赚不回来,不划算。
除了换材料,现在还有个挺火的技术叫一体化压铸。以前车的底盘、后底板都是用几十个零件焊起来的,现在用一个大模具一次成型,零件少了,焊接点也少了,重量能减三成左右,车身还更结实了。这技术现在挺多车都在用,算是轻量化的主流方向,既能减重又不影响安全,性价比还不错。
不过话说回来,车也不是越轻越好。为了减重把钢板做得太薄,撞车的时候可能就不太安全了;要是用太贵的材料,车价上去了,普通人买不起也白搭。所以车厂都得在“减重、安全、价格”这三样东西之间找平衡。咱们常见的家用车用的铝合金和高强度钢,就是这种平衡下的选择——既减了重,安全有保障,价格也不会贵得离谱。
现在不管是国家政策还是车厂自己,都在往轻量化这条路上走,这算是大趋势了。但对咱们普通车主来说,也不用非得盯着轻量化不放,得看自己平时怎么用车。要是经常跑长途,一年开个一两万公里,轻量化带来的省油效果就比较明显了。买车的时候可以留意几点:一个是看配置表上的整备质量,跟同级别的车比比,选个重量合适的;再一个是看看车身材料的说明,比如用了多少高强度钢、有没有铝合金部件,这些能看出轻量化做得合不合理;还有就是看有没有一体化压铸这种新技术,一般用了这技术的车,减重和结实程度都比较均衡。
要是只在市区上下班,每天就开个几十公里,轻量化的省油效果可能就没那么明显了。这时候更该关注自己的开车习惯,别老是猛踩油门猛踩刹车的,还有就是路况好不好、车保养得怎么样,比如轮胎气压够不够,这些对油耗的影响其实更大。
我自己开轻量化设计的车感觉就是“轻快”,市区里走走停停也灵活,高速上超车也利索,油耗确实比同级别重点的车低一些。但要说能“彻底改变油耗”,那倒也不至于,它更像是在原来基础上的一种优化。毕竟油耗是个综合账,车重只是其中一部分,发动机技术、驾驶习惯、路况这些都会影响。
话说到这儿,轻量化能在不牺牲动力和安全的情况下省点油,对咱们车主来说确实是个好事。反正现在买车,除了看配置、看空间、看动力,也可以留意一下车的重量和用的啥材料,说不定就能帮你省下不少油钱呢。
你平时开车有没有注意过车重跟油耗的关系?或者换车前后油耗有没有明显变化?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用车体验,看看大家的车油耗都在什么水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