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财报大涨,但最慌的应该是宝马自己

讲真,看到宝马这第三季度财报,我第一反应不是“哇哦,增长8.8%,牛逼”,而是“坏了菜了,老爷子这是回光返照啊”。

你看这个数据,总销量涨了,利润估计也挺好看,一派歌舞升平。但你再仔细看,新能源车,就是那个代表未来的玩意儿,销量同比是降的。这说明什么?说明给宝马掏钱的,依然是那帮坚信“六缸才是男人的浪漫”、“没有发动机轰鸣的车没有灵魂”的老炮儿。宝马不是不想拥抱新时代,是它的基本盘,它的衣食父母,死活不让它转身。

这就很魔幻了。

这就好比一个修仙门派,掌门天天喊着要科技兴派,要人人会用飞信,结果门派最大的收入来源,还是靠着后山那几个闭死关的老祖宗,偶尔出来劈个雷,卖点丹药,维持门派运转。新来的弟子们看着掌门在那捣鼓灵能充电桩,心里直犯嘀咕:这玩意儿,能有老祖宗的本命飞剑好使?

宝马财报大涨,但最慌的应该是宝马自己-有驾

宝马现在就是这个掌门,尴尬得能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它的品牌图腾,那个蓝天白云标,过去一百年代表的是机械的极致、驾驶的乐趣、一种无可替代的工程师文化。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懂这种感觉。你开着一台3系,过弯的时候,那种人车合一的沟通感,是真实存在的。它不是一堆冰冷的参数,它是一种信仰,一种“我懂车,车也懂我”的玄学共鸣。

宝马财报大涨,但最慌的应该是宝马自己-有驾

而电车呢?宝马的电车,讲真,产品力不差,i3开起来也挺有意思。但问题是,它在解构自己的神话。一个靠着发动机和变速箱封神的品牌,突然告诉你,未来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块大屏幕,一个智能语音,和一堆随时可能背刺你的OTA升级。

这对老用户来说是什么?是背叛。

这就好像你粉了二十年的硬汉摇滚乐队,主唱突然有一天穿着粉色蓬蓬裙,在台上唱“学猫叫”。你不是说“学猫叫”不好听,你是觉得自己的青春被狗吃了。你的信仰崩塌了。会买宝马油车的人,买的就不是一个代步工具,买的是一个社交硬通货,一个“我很成功,且很有品味”的标签。你开个530Li去谈生意,大家心领神会。你开个iX3去,人家心里可能会想:哦,摇到号了?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你看,宝马的新能源车销量在跌,但它的插电混动,就是那个既能用油又能用电的“压缩毛巾”,需求强劲,涨了30.2%。这就是宝马用户最后的倔强和妥协。他们既想要绿牌的便利,又无法割舍对加油站的依恋。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左右为难,是旧时代贵族面对新浪潮时,既想体面又怕掉队的真实写照。

合着油车用户就不是用户了?凭什么天天被教育!

而真正的战场,早就不是这种体面的“微增”了。当下的车圈,是一场掀桌子式的黑暗森林。那边国产新势力和比亚迪已经不是在抢蛋糕了,他们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高喊着“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价格战打到骨折,配置堆到天际,技术名词一天一个样。今天城市NOA,明天固态电池,后天直接飞行模式。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这科技攀升速度不讲基本法。

宝马在这种环境里,交出一份“全球销量微增”的答卷,就显得特别……古典。

它就像一个穿着重甲的欧洲骑士,还在讲究一对一的决斗礼仪,对面冲过来的是一群端着加特林,嘴里喊着“大人,时代变了”的疯子。你的骑士精神很可贵,你的盔甲很漂亮,但你能挡几颗子弹?但能打,就是能打。

说真的,我最近看我小区的充电桩,就没几个是空着的,焦虑。

所以宝马怎么办?它只能一边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油车老用户的“信仰”,靠着5系和X5这些“活化石”赚钱,一边战战兢兢地推出电车,试图告诉世界“我也没掉队”。这种拧巴,导致它的电车总感觉差点意思。它不敢像新势力那样,把车造成一个带轮子的iPad,因为它怕老用户骂它数典忘祖;它又不敢完全坚持自我,因为时代的车轮真的会从你脸上碾过去。

写到这里,我感觉我把宝马说得跟个修仙失败准备转世重修的老怪物一样,好像有点夸张,但你仔细想想,又好像没毛病。

宝马财报大涨,但最慌的应该是宝马自己-有驾

最终,这份财报就是一个信号。宝马这艘大船,依然能跑,甚至还能加速,但船头的方向已经开始模糊了。它在全球市场,尤其是在欧美,靠着“金钟罩铁布衫”一样的品牌惯性,还能继续收割。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卷的“蛊场”里,它的每一次增长,都像是黎明前最后的狂欢。

不装了,摊牌了。宝马最值钱的,从来不是它的车,是它的标。只要这个标还能让一部分人产生信仰充值的快感,它就能一直活下去。至于活成什么样,那就看后山那几个老祖宗,什么时候愿意把自己的本命飞剑,熔了去做电池了。

这事儿,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