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L订单排到年底,性价比一般,销量却持续增长

订单排到12月底,特斯拉Model YL这款车火得离谱,门店里人山人海,销售小哥嗓子都快喊哑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车到底牛在哪?

真就跟传说的一样,是“伪六座”,性价比不高,还是说群众的眼睛又一次被营销给迷了?

咱们不妨把问题掰开揉碎,仔细聊聊,看看这车凭啥能这么火,背后到底藏着哪个时代的消费密码。

先说说现象,6天卖空一个月产能,订单排到年底,对任何一个车企来说都是“现象级表现”。

Model YL订单排到年底,性价比一般,销量却持续增长-有驾

你要说这是特斯拉第一次这么牛,肯定不是,但Model YL这波,真有点既视感——当年手机行业也有过类似场景,某个品牌一出新机就排长队、炒黄牛。

但问题来了,Model YL不是新物种啊,尺寸大了点,多了两个座位,顶多算个加强版。

为啥就能炸裂开卖?

难道是消费者突然脑袋一热,觉得六座就是刚需了?

其实,先别急着下结论。

不如想想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有孩子、有老人的家庭。

一说到家庭出行,是不是总有点“坐不下”的痛苦?

爸妈、岳父岳母、俩娃、夫妻俩,六个人,谁坐下都觉得不合适。

以前大家都想着买MPV,结果MPV太商务、太油腻,普通SUV又不够坐。

现在特斯拉把普通SUV一拉长,多了俩座,看似挺简单一招,恰好摆在了中国家庭的痛点上。

那你说,这六座到底有多大用?

真能解决出行难题吗?

要我说,第三排空间确实鸡肋,成年人坐着憋屈,腿都伸不开,坐久了能把人憋成虾米。

但话又说回来,真有几个家庭是天天六个人长途旅行?

Model YL订单排到年底,性价比一般,销量却持续增长-有驾

绝大多数时候,第三排空着,临时用一用,哪怕是孩子、老人短时间坐一下、接送顺路带着,反倒正好。

谁家也不会拿六座当刚需,但谁家也不想关键时候掉链子。

所以,这事吧,和买大房子有点像,平时用不到那么多房间,但你真有客人来住一晚上,心里就是踏实。

可是,这么一台车,卖33.9万,比普通Model Y顶配贵两万多,值得吗?

为啥一堆人抢着买?

咱们不妨问问,买特斯拉的人到底想要什么?

他们要的是“价格性能比”吗?

未必。

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买车图什么?

一个字,省心。

再加上情绪价值。

特斯拉这个牌子虽然争议不断,但它的“科技感”、“智能”、“品牌调性”,在很多用户心里是立起来了。

你让这些人去选国产品牌,哪怕配置再好、空间再大、价钱更便宜,他们也不一定愿意换。

这事儿就有点像你买衣服,优衣库的T恤和某国产潮牌的T恤,面料差不多,可你就是觉得优衣库穿着舒服、省心,服务也稳定,懒得再折腾。

Model YL订单排到年底,性价比一般,销量却持续增长-有驾

特斯拉就属于优衣库型选手,别的车企再卷,也卷不过特斯拉的心智占有率。

这不是和国产品牌过不去,而是用户的选择维度变了,已经不单单是“性价比”这三个字能涵盖的。

再来说说性价比。

有人说Model YL“性价比不高”,其实你要看怎么比。

如果只拿配置、空间、第三排舒适度去和国产大六座SUV比,Model YL确实不占优。

但问题是,谁家买车就只看这一项?

品牌、售后、保值率,甚至朋友圈子里的口碑,都能左右一辆车的“性价比感知”。

再说了,三十多万预算的人,真卡在“多花两万值不值”这件事上的,其实不多。

更何况,特斯拉的智驾体验、OTA升级、服务模式,这些软实力,才是很多用户觉得物有所值的地方。

还有人说,这事是不是特斯拉饥饿营销、玩套路?

仔细想想,现在是2024年了,网上消息一点就透,谁家有库存谁家缺货,大家都清楚。

要真是玩饥饿营销,现在的消费者不会买账。

Model YL能卖爆,根本原因还是产品本身踩中了需求,而且特斯拉的门店、试驾、售后体系已经成体系,用户买车的体验是闭环的。

说白了,车好不好,用户能不能踏实买、用得省心,这才是王道。

Model YL订单排到年底,性价比一般,销量却持续增长-有驾

当然,咱们也不能全给特斯拉唱赞歌。

有人问,国产品牌难道比不过特斯拉吗?

国产大六座SUV、MPV,不管是配置、空间、内饰、价格,其实都优于Model YL,而且现在国产智能化搞得越来越溜,真不见得比特斯拉差。

那为什么还有人非得追着特斯拉买?

这就有点像,iPhone都卖一万多了,国产旗舰手机两三千也很香,可就有人只认苹果。

道理很简单:一部分消费者要的不是“更好”,而是“更省心、更有面子、更有安全感”。

说到底,这事儿还是个心理账。

中国家庭的消费升级在潜移默化地发生,过去买车讲究“一步到位,多点空间”,现在则开始追求“合适、省心、智能、品牌”。

Model YL就是踩着消费升级的风口,顺势而为。

你要是真让它做成“性价比之王”,估计该买的那批人反而会犹豫。

“贵一点,大家觉得值;便宜一点,反而觉得掉价”,这就是消费心理的魔幻现实主义。

再有,特斯拉这几年在中国用户心中,已经形成了“科技+品牌双保险”。

一方面,智能驾驶、自动泊车、OTA升级这些玩意,用户买着踏实、用着新鲜;另一方面,车主圈子“自带光环”,朋友圈发个提车照片,底下点赞一大片。

你说国产品牌行不行?

Model YL订单排到年底,性价比一般,销量却持续增长-有驾

其实也行,但那种品牌调性还没彻底在一线城市、主流消费群体中扎下根来。

当然,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

Model YL第三排空间的槽点,其实用户心里都有数,甚至来门店试车的那一波,很多都是明知鸡肋还愿意掏钱。

这就说明,很多用户其实不在乎空间多宽敞,而更在乎“我有六座,有需要就能用”。

至于平时用不用得上,那是后话了。

这和买保险一个道理,谁也不希望出险,但谁都不愿意没保障。

说到国产品牌未来怎么办?

其实机会一直都在。

现在国产新能源品牌突飞猛进,智能化、舒适性、服务体验都在不断进步。

只要能持续提升品牌力、打磨用户体验,慢慢培养用户信任感,未来一定能和特斯拉掰掰手腕。

你看,比亚迪、理想、小鹏、蔚来,这些品牌的成长速度已经很惊人。

只是,品牌价值的积累需要时间,更需要一代人的消费习惯转变。

特斯拉今天的盛况,说到底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也留不住所有的虫。

那有人又问了,这波Model YL的订单潮,会不会像当年造车新势力一样,昙花一现?

Model YL订单排到年底,性价比一般,销量却持续增长-有驾

我觉得不会。

特斯拉的壁垒,不光是产品,更是系统能力和用户心智。

哪怕将来市场冷静下来,Model YL也会变成特斯拉家族的销量担当。

相反,那些只会堆配置、拼价格的品牌,可能最先被用户淘汰。

因为“物美价廉”这条路,永远走不出“品牌溢价”这座大山。

综上,Model YL能火,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难在别的品牌没法复制特斯拉的品牌号召力和产品闭环,简单在于它抓住了中国家庭“有备无患”的心理。

你说Model YL性价比高不高?

见仁见智。

但人家订单排到年底,说明市场的选择已经很清楚。

谁要是还指望用“极致性价比”打动所有人,那才是没看懂中国家庭的真实需求。

买车这事儿,说到底是个“心气儿”。

谁能让用户省心、让家庭安心、让朋友圈点赞,谁就能收获市场。

特斯拉这回,又让大家上了一课。

当然,国产品牌也别气馁,这才是刚开始,谁都还没到终点。

未来的路,还是得靠产品力、品牌力、用户体验,一点点去积累。

至于今天的Model YL,火也好,争议也罢,都是这个时代中国汽车市场的缩影和注脚。

真到了明年后年,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