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方程豹钛7上市,城市SUV配置细节曝光
前几天在车友群里,有人突然发了个消息,说比亚迪的销量目标又调低了。原本说今年要冲550万台,现在只剩460万。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哪个群友喝多了瞎聊,结果翻了一圈新闻,发现王传福这回是真的踩了急刹——不是小打小闹,是直接砍掉90万辆。
我家楼下修理铺的老李一边敲着扳手,一边嘀咕:“这年头,不光咱们干汽修活儿累,比亚迪也不容易。”其实大家都知道,这种调整肯定不是简单地卖不动那么点事儿。听说方程豹最近出了新车——钛7,价格不到18万起步,高配也没超过22万。这事儿一出,我们那几个平时只开市区、偶尔去郊区野餐的朋友就坐不住了,都嚷嚷着想试试。
说到这个钛系列,其实跟以前豹系列有点区别。我那哥们阿鹏买过豹5,他吐槽过好几次:越野性能是挺猛,但真正在城里开吧,有点“用不上劲”。而且老婆总嫌外形太硬朗,不像家用SUV。所以现在出了个承载式车身的“方盒子”,据销售顺嘴一提,就是专门给那些图酷炫造型、又懒得去爬山涉水的人准备的。师傅老李看完照片还笑:“现在买SUV都讲究‘看起来能越野’,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还是堵在三环上。”
有意思的是,这新款居然标配电动尾门和后排空调出风口。有些冷门配置,比如座椅加热和主驾记忆功能,据说只有高配才有,我问销售怎么回事,他甩手一句:“厂家就是懂得抓心理。”还有个细节,我同事去年冬天买过同品牌车型,说加热座椅实际效果一般,东北零下十度时屁股还是凉飕飕,不过他觉得至少比没有强。
再插一句,用车场景变化确实影响选择。我隔壁邻居王姐,上个月换车,本来想选硬派越野,但最后还是被这个所谓“城市硬汉”吸引走了,她理由很简单:孩子上下学方便,又能周末带全家出去露营,看起来挺体面,还不用担心底盘磕碰。“有没有大梁谁管啊?”她这么说的时候,我忍不住乐出来。这话其实反映了一大批城市用户真实需求——颜值第一、舒适第二,“非承载式”什么的大部分人根本分不清。
而且最近维修圈子里流行一个段子,说以前技术堆砌都是工程师拍脑袋,现在终于开始琢磨用户到底需要啥。我去年送修的时候还遇到一个奇葩情况,新款智能语音系统坏了一半,只能识别普通话不会听四川话,把维修师傅气得直骂娘。这种体验感上的小毛病,其实才是真正影响日常用车心情的小细节。不少群友自测之后反馈,新出的这些车型对导航响应速度做了优化,比上一代快不少,不过偶尔卡顿还是会让人冒火。
至于销量压力嘛,也没法一直指望爆发力撑场面。之前几年新能源井喷期,比亚迪一路狂奔,从70多万辆涨到400多万辆,那曲线看着就像股市暴涨一样。但现在吉利、长城这些牌子跟进速度飞快,你刚推完混动,对面立马整出纯电新花样。一位搞二手市场的小哥告诉我,今年夏天收二手新能源明显难卖一点,“大家都等新政策或者降价”。
行业里流传一句玩笑:造车不是百米冲刺,是拉锯战拼耐力。今年8月数据出来后,比亚迪虽然依旧排第一,但同比增幅已经快看不到变化。有朋友分析,这波主动降目标,其实也是一种战略断舍离,为以后布局留空间。“先把路铺稳,再考虑跑远”,王传福这一脚刹,看似退一步,其实早就在谋下一步棋。
信源嘛,有媒体写过相关报道,也有不少微信群里的讨论,还有我们身边真实购车经历夹杂其中。如果你问以后会怎么样?谁知道呢,也许哪天又冒出来个更便宜、更花哨的新型号,到时候楼下老李肯定又要吐槽两句:“汽车厂商变招比咱换机油还勤。”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