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一汽奥迪发布了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叫Q6L e-tron。
这车一出来,大家讨论得挺火,主要是它的预售价格定在了35.3万到40.3万这个区间。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奥迪这个浓眉大眼的豪华品牌,怎么也开始放下身段,跟新势力们抢饭碗了?
这价格,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正好卡在了一个很微妙的位置。
它到底是一次诚意满满的转型,还是传统车企被逼急了之后的一次仓促应战?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台车掰开了、揉碎了,用大白话聊聊,看看它到底值不值得大家关注。
首先得说说这车的出身,它可不是咱们以前常见的那种“油改电”,就是拿个汽油车的架子,把发动机和油箱掏空,再塞进电池和电机。
这种车开起来总感觉怪怪的。
Q6L e-tron是正儿八经的纯电平台出来的,这个平台叫PPE,是奥迪和保时捷这两家德国大厂联手开发的。
没错,就是那个造跑车的保时捷。
这意味着,这台奥迪在底子里的技术,跟未来要上市的纯电动保时捷Macan是亲兄弟。
这就好比俩人师出同门,练的都是上乘武功,底子硬。
所以很多人试驾后都说,这车开起来有股子德系的扎实劲儿,转向特别听话,过弯的时候车身也特别稳,能给你很强的信心。
而且它还用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设计,就是前轮比后轮窄一点。
这也不是瞎设计的,道理很简单,就像咱们跑步,前脚负责灵活地变换方向,后脚负责用力蹬地。
车子也是一样,前轮窄一些,转向就更轻快;后轮宽一些,抓地力就更强,猛地加速也不会轻易打滑,车身姿态会更稳。
这种一般在高性能车上才讲究的细节,现在用在这台家用车上,能看出来奥迪在驾驶感受上是下了功夫的。
接下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充电和续航问题。
这台车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用了八百伏高压快充技术。
这个“八百伏”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咱们打个比方。
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电动车,包括很有名的特斯拉,用的都是四百伏的系统,这就好比咱们家里的自来水管,水压是固定的。
而八百伏,就相当于把水管换成了消防队用的高压水枪,水流又猛又急。
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充电速度飞快。
根据官方的说法,把电量从百分之十充到百分之八十,只需要二十分钟。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你长途开车累了,进服务区上个厕所、买瓶水、活动一下筋骨的工夫,车子就又充满了能跑好几百公里的电。
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咱们开电动车跑长途的焦虑感。
相比之下,很多车要充满同样的电量,起码得一个小时。
这多出来的四十分钟,在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排大队的时候,简直是太宝贵了。
续航方面,官方说最高能跑七百六十五公里,这个数字听起来很诱人,当然咱们也知道这是理想状态下的数据,实际开起来打个八折左右,跑个六百公里应该问题不大,对于日常通勤和周末出游来说,是完全足够了。
如果说底盘和充电是德国人的传统强项,那这次奥迪最让人意外的,是它在智能化方面的巨大进步。
过去,咱们总觉得奔驰、宝马、奥迪这些传统豪华品牌的车机系统和智能驾驶,跟咱们国内的新势力比起来,反应慢半拍,像个不太聪明的学生。
这次奥迪算是想明白了,打不过就加入,直接找来了咱们中国的顶尖高手——华为来合作。
Q6L e-tron用上了华为深度参与开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这套系统的硬件配置可以说是相当豪华,车顶上明明白白地装着两颗激光雷达,全身上下还有三十多个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激光雷达的好处就在于,它不像摄像头那么怕黑、怕雨、怕雾。
不管天气多差,它都能像蝙蝠一样,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来准确地感知周围的环境,安全性比单纯依靠摄像头的方案要高一个等级。
更贴心的是,奥迪还设计了一个小功能,就是当系统检测到摄像头被雨水或者泥点弄脏了,会自动伸出一个小喷头给它清洗一下,保证智能驾驶系统随时都能正常工作。
这种能想到用户实际使用场景里的小麻烦,并给出解决方案的设计,说明奥迪这次是真的在用心学习,学习中国品牌是怎么服务用户的。
这已经不单单是技术合作了,更像是德国巨人低下头,真心实意地承认和拥抱中国在智能科技领域的领先。
安全方面,一直是豪华品牌的立身之本,奥迪这次更是下足了血本,简直是按照造“移动堡垒”的标准来造这台车。
车身用了大量非常坚固的钢材,把驾驶舱和电池区域牢牢地保护起来。
尤其是对电动车最核心也最脆弱的电池部分,奥迪给它穿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铠甲”。
电池包底下是一块厚厚的碳纤维护板,这玩意儿又轻又硬,能有效防止路上的石子或者坑洼把电池给磕坏了。
上面还有好几层防护结构。
万一,我是说万一真的发生了最极端的情况,电池因为剧烈碰撞有起火的风险怎么办?
车里还藏了一套主动灭火系统,一旦检测到温度异常,十几秒内就能启动,把火苗扼杀在摇篮里。
可以说,为了让你安心,奥迪把能想到的招都用上了。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就是它的门把手,在紧急断电的情况下,用手轻轻一推就能靠机械结构弹开,比很多需要复杂操作才能开门的电动车,在逃生时要快得多,也可靠得多。
最后咱们坐进车里看看。
国产版的Q6L e-tron专门为中国市场加长了车身,多出来的十多厘米空间,几乎都给了后排。
这让后排空间变得非常宽敞,一米八的大个子坐进去,腿前面还有很大的余量,跷二郎腿都没问题。
座椅的用料和舒适度也保持了奥迪一贯的高水准,夏天坐着也不会因为电机震动而感到不适。
前排的科技感也很足,两块大屏幕连在一起,微微向驾驶员这边倾斜,操作起来很方便。
最酷的是那个抬头显示功能,能把导航箭头、车速这些信息直接投射到你眼前的路面上,面积足足有八十英寸,感觉就像在开科幻电影里的飞船一样,既实用又炫酷。
总的来看,奥迪Q6L e-tron就像一个三好学生,既有德国车一贯的优秀机械素质和安全保障,又虚心学习了中国品牌在智能化和用户体验上的长处,最后再给出一个颇具竞争力的价格。
它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而是变成了一个愿意下场和大家一起卷的竞争者。
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这种竞争当然是好事,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更合理的价钱,买到技术更先进、配置更全面的产品。
至于它最终能不能在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就要看它能否真正打动那些既看重品牌底蕴,又追求新潮科技的消费者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