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如今的热闹景象,倒像极了热锅上的蚂蚁——人人都在找出路,却也各有各的焦虑。新能源独立品牌的经销商就像溺水人终遇稻草,虽然上半年经销商整体亏损比例飙升至52.6%,但新能源经销商盈利占比却有42.9%,明显优于只有25.6%的传统燃油车经销商。一边是处处冒汗的生意难做,一边却是新能源这边在“钱景”闪烁,这个冷热不均的背后,标准答案就写在经销商账本上:不换赛道,早晚凉凉。
传统燃油车经销商面临资金压力,还要对厂家刁钻复杂的返利政策忍气吞声。季度返利、年度考核、先限制后释放,活脱脱像穿着铁鞋比赛短跑。流通协会建议返利周期缩短到两个月,不再耍那些花里胡哨的考核套路,就是怕再拖下去,越来越多经销商就会被资金链困住,无力翻身。
曾经风头一时无两的燃油车“老将”,如今也开始认输。东风集团拟抛售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50%股权,这可不是小赌怡情,而是赤裸裸断腕求生。剥离燃油资产,就是要轻装上阵赌新能源。放下历史包袱、腾出手脚去干仗,东风想明白了,恐怕后边还有一串“断舍离”的队伍在候场。新能源转型,对传统车企来说,已经到了不做就等死的地步。
零跑汽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2025年上半年零跑交付新车22万辆,同比猛涨155.7%,一口气干到中国新势力榜首,还把半年度净利润拉正,这就像小企业变成了气势汹汹的头号玩家,财报上的一串数字,就是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的逻辑:有规模就有话语权,有毛利就有未来。当前手里还攥着将近300亿资金,这正是冲击下一个台阶的资本。别家还在为活命打转,零跑却在谋划如何跑得更快。
同样的场地,技术才是真正的分水岭。广汽昊铂HL增程版强行杀入市场,1369公里综合续航和无图领航智能驾驶配置,定价比竞品还“务实”,摆明要靠硬实力和高性价比分蛋糕。猛士M817号称“华为技术集大成者”,智能驾控系统一套接一套,PHEV架构和出色的动力性能,就是要把高端越野的新标准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在20万-30万的主战场,新一代智己LS6用“技术下放”狠狠插下智能与节能的旗帜;比亚迪直接把郑州搞成“全地形赛车场”,正面硬刚新能源只能市区溜达的老印象。把浮水、沙漠、冲坡这些赛道都搬来,让新能源车主玩得过瘾。这既能积攒用户黏性,更帮助品牌从产品向场景化升级过渡。
不过市场再热闹,一旦掉队就是“昨日黄花”。东风日产7月销量同比上涨19.4%,表面风光,却全靠日产品牌的传统燃油车基本盘。新能源渗透逐年攀升,倘若在产品投放和技术创新上走得慢,未来还能否守住这块阵地,大有问号。
六座纯电SUV这摊“红海”里,特斯拉也不甘寂寞。新推出的Model Y L,车体加长,宣传价格有“吸引力”,续航751公里。但国内新势力早把智能和续航做成“基本法”,空间牌打几次就见底,品牌光环能不能长存,还得市场说了算。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吃“明星效应”的老本了。
各路合资、自主品牌也都憋着大招。上汽通用和Momenta牵手,把强化学习大模型装进别克高端新能源,力图用“算法+硬件”重塑品牌形象。吉利银河M9声称进军大六座SUV细分市场,只要价格合适,这仗不用打都知道它是潜力股。
全球化对中国车企来说则是必修课。长城汽车巴西工厂正式投产,高价值车型直接在本地落地制造,这比传统出口要高明许多。面对贸易壁垒和国际市场竞争,这一步等于为中国车企“出海”添了护身符。
归根结底,这场车市的激战,比拼的不是谁暂时风光,也不是谁喊得响,而是谁能不断推翻自己、改头换面,把用户最在意的智能、续航和品牌体验抓在手里。昔日的汽车江湖,如今已没人敢“吃老本”。要不,“活路”只会越走越窄——剩下的,也只能靠镜子欣赏曾经的辉煌。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