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外卖大战“之后,京东又向自动驾驶出租车出手了,消息显示:
京东集团下属子公司“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4月1日和4月9日申请注册多枚“Joyrobotaxi”商标,国际分类包括广告销售、科学仪器、建筑修理等。
业界分析,刘强东此举,或为进入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做铺垫,或将挑战马斯克、李彦宏等大佬,而在这个领域,包括特斯拉、百度萝卜快跑、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都在密集布局。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京东物流已在全国30+城市部署超500台L4级无人配送车(如"京蜓"),累计配送订单量突破500万单,自动驾驶里程超200万公里,很明显,京东的这一技术积累,可直接迁移至载人场景。
京东庞大的用户基数和电商生态是独特优势,将自动驾驶出租车与本地生活服务结合,有望开辟 “出行 + 即时零售” 新模式,例如乘客在乘坐自动驾驶出租车时,可通过车内设备购买京东的商品,实现场景协同。
就在今年的4月15日,京东外卖的单量为560万单,仅仅一周之后,也就是4月22日,就突破达到了1000万单,仅用一周时间实现翻倍增长,京东外卖的入局,被业界称为“京东魔法”。
很明显,外卖和网约车都是高频消费场景,能提升用户打开京东 App 的频率,增强用户粘性,抵御竞争对手对京东核心零售业务的渗透。来自美团的数据显示:网约车日订单量最高峰已突破 2500 万单,可见网约车业务的流量价值巨大。
同时,外卖业务能提升京东到家的配送效率,网约车可强化同城配送能力。京东可以通过整合即时配送(达达)、生鲜(七鲜超市)、医药(药京采)等业务,有助于京东构建 “30 分钟生活圈”,形成闭环生态。
通过外卖和网约车业务的数据资源整合,京东可以获取更多用户行为数据,为精准营销和业务创新提供支持,进一步完善其数据生态体系。
京东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本质是通过技术杠杆撬动本地生活服务增量市场,而这一场增量的争夺,还远远没有结束。
短期看,京东的物流基因可助其快速建立成本优势;长期看,数据资产的积累将决定京东在智慧出行终局中的地位。
这场战役的胜负手,在于能否在技术迭代、生态协同与资本耐力间找到动态平衡点,而京东的布局,看来已是思考良久。(图片来源网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