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看见长安新款逸动上市的新闻,说实话,一下就被那7.29万元限时价给吸引住了。你想啊,眼下物价涨得飞起,这种十万不到的家用轿车,配置还不低,真有点“白菜价”里的“带刺玫瑰”——表面亲民,实则暗藏门道。给大家扔个问题:现在买车,到底是看价格,还是看配置和体验?
新车最大特点,还是“全方位升级”四个字,不是简单在哪喷点漆、换个LOGO那么简单。长安这波是来真的。但说到底,一个不到九万元的轿车,它升级得再花里胡哨,到底值不值得买?这个问题,得掰开揉碎聊一聊。
咱先得承认,外观变年轻了,这绝对是“对路”——要不怎么说车厂把消费者琢磨明白了。贯穿式LED日行灯和LOGO合在一起,现在主流车企都这么玩,据说一是显宽,二是科技感强,走路都带风。可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车真的好看,难道就能掩盖底子里那点缺点吗?咱们都见惯了不少车“颜值爆表”,功能一凑合,价格也不便宜,到底谁更吃亏?
再说尺寸和侧面设计,长安这回车身长了点,但空间基本没大变化,说白了,这点尺寸的调整,可能对后排腿部空间影响并不大。唯一的变化,大概是视觉上看着修长点,屁股不那么翘,开出去像那么回事。可是我要说,家里人口多想挤一挤,那还是考虑更大点的SUV或者MPV,这种D级家轿,四个人正好,五个人拔筋罢了。
最引我注意的是三段可调电动后扰流板。这是多少价格的车能给的配置?以前咱们只在几十万的豪车上见,现在七八万的小轿车也给安排上了。问题来了,真的用得着吗?我打个赌,除非真有一批要把家用轿车拿去“飙”高速的朋友,否则买家平时估计都不知道怎么开这个“尾巴”。普通人买这种配置,大概率是拍抖音、发朋友圈用的,真玩动力空气力学的人,谁考虑这价位啊?
再谈内饰,现在车厂都走科技感、实用兼备、配色多样这路子。10.25英寸液晶仪表盘、14.6英寸中控屏,两大屏杵那儿确实亮眼。表面上看科技十足,背后一琢磨,你能不能保证五年后不死机?这年头,电器只要有屏,总有那么一天得“重启一下”。但有一说一,这点价格能用上“双屏联动”,确实算得上是长安的诚意了。而且他还没把所有东西都“屏”里整,该留物理按键还留着,算是接地气口碑好的一招,毕竟有些细节就应该“方便盲操”。
舒适性方面,前排主驾电动调节、座椅加热通风、氛围灯、8扬声器……有一说一,这些以前十几万的合资车里才有。长安现在卷得也太狠了吧?问题又回来了,这东西用了都觉得“香”,可用不用得上,还得因人而异。买这种主打家用的车,本质还是“家人出行”,其实有个靠谱的空调,大空间,开不坏,比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更重要。
智能化,说白了就是“车内小爱同学”。新款逸动的AI语音,喊一声啥都能整,连娱乐流量都搞了三年免费。现在手机一看流量,哪个不慌?而车上的“基础流量免费”,算是把用户的后顾之忧消除了。你说这是不是新车杀手锏?可问题是:开车到底有多大比例的人会用车机听歌刷视频?我自己开车,还是习惯蓝牙连手机歌单,市面上车载系统有几个能让用户爱不释手?但不得不承认,这一招就是把“体验感”营造出来了,吸引新一波年轻买家。
说到安全和驾驶辅助,这方面国产新车确实敢比。我朋友买了合资车,顶配还没适应巡航,这国产中配就啥都配齐了:并线辅助、盲区监测、主动刹车,甚至遥控泊车也安排了。以前这些功能是“高档货”,现在买菜车也全都有。可从实用角度出发,这些配置你平时有几次机会真用到?大多时候无非踩刹把油门,偶尔上高速用自适应巡航,辅助功能只要不是“瞎提醒、乱报警”,那绝对是加分项。长安这里,算是对得起国人需求——保你觉得自己花少钱办大事。
动力,说白了还是1.5T+7速湿式双离合。看到这套动力组合,你会觉得怎么国产品牌都用这个?其实这里门道多:这个动力,不算暴力,能保油耗,又不至于肉到起步慢吞吞。141千瓦的最大功率和310N·m的扭矩,比肩同级合资1.5T已经没什么压力,8秒破百对于家用来说相当够用了。我的疑问是:这么卷参数,长跑用久了,能不能让车主放心?但中国自主品牌这几年在底盘动力储备上的进步,确实有目共睹。
长安说后续还要推插电混动版本,这点其实说出了很多人在意的痛点。油车油价高,限号限行厉害,纯电车又有里程焦虑,插混刚好解决:城市通勤全电开,郊游远途油电混用不怕趴窝。这说明长安这一轮是真的要“打全场、补全局”,可问题也来了——等插混出来后,这纯油版能不能还能稳住销量?未来新能源渗透得越来越高,纯燃油轿车的生存空间真就这么宽吗?
回头看,这一代逸动的中期改款,其实走的是“稳扎稳打”路线。没见什么离经叛道式创新,但却把用户在意的每一项都升级了一遍,价格给得很诚恳。你说十年前,中国家用轿车敢在8万块钱里堆料到这种程度吗?可这又引出新问题:堆配置到底好不好?一千个配置有用的,只有十个能天天享受,剩下就是噱头。可是厂商卷得你不买都亏得慌,买回来看朋友圈比谁的灯亮、屏大、功能多。说到底,大家还是在“体验溢价”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往深里想,到底长安努力给出这个价,对市场意味着什么?首先是国产家轿市场越来越难混了,无论吉利、比亚迪,还是长安、奇瑞全都杀疯了。卷价格、卷配置、卷动力,合资车早就不是十年前的香饽饽。8万买合资,能比8万的逸动强在哪?可能就只有“品牌溢价”了。小城市的消费者,看重性价比早都不想搭理“洋品牌”,大城市里多的是刚需年轻人,预算有限、空间要大、配置要全,这样的车才最踏实。
当然也有人说,国产车是不是太“内卷”,将来还怎么赚钱?可你想想,这不是和国内所有行业一样吗?中国市场就是这样,先卷出超配和高质价比,把品牌立住了,以后的利润才好说。不然就按照老外那套,靠减配、靠收割、靠logo收钱,这年头中国消费者谁会买账?
最后再设个问题:买车,你更希望买一个“各项均衡、性价比高、岁月静好”的选择,还是愿意多花点钱追求“极致科技、炫酷设计、旗舰动力”?时代变了,今天的家用轿车已经从“代步工具”进化成一个家庭空间、一个流动客厅、一件拉风日常用品。长安逸动这样的产品,其实是在消费“普惠”的红利,也是中国汽车制造业交给人民的一份答卷,希望它能考得好,也别辜负了用户对国产车品牌的信任。
归根结底,逸动把升级做到了实处,又能兼顾价格和体验感,值不值得买?你要我来说——如果你在十万以内预算,想省心买辆家轿开个五六年,确实可以重点考虑考虑。毕竟,卷到这个价和这个配置,已经很难在市面上挑出不买它的理由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想不想在朋友圈里炫耀那块大屏、那条灯带,还有那个“可调尾翼”了。谁说中国品牌不能造出好车?关键是你敢不敢试一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