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的自救时刻已经来临。这家曾经的行业巨擘,如今不得不使出最后的杀手锏: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并杀入人人争抢的增程式赛道。这是一次看似体面、实则仓促的豪赌。在新能源车市硝烟滚滚的时代,上汽通用显然意识到——苟延残喘的燃油车不再能为自己续命,唯有全力转型,方能避免被市场无情抛弃。
至境的首作L7定位高端,喊出了“30万级智能豪华新能源轿车”口号,试图在已经拥挤不堪的“7”系市场分一杯羹。值得玩味的是,车企们对数字“7”情有独钟——小米SU7、理想L7、小鹏P7、蔚来ET7、极氪007、智界S7、问界M7,个个叫得震天响。如果以“7”为号,这一细分市场的硝烟最为惨烈。每一台“7”车后面,都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刀光剑影的品牌殊死斗。至境L7此时杀入,不能不说是冒险者的孤注一掷。
硬件上,至境L7颇有看头。号称“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据说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但你真以为对手们会在意你的身世和血统?平台兼容MPV/SUV/轿车三类形态,支持纯电、插混、增程三种技术路线,驱动形式也是前、中、后三位一体,确实做到了面面俱到。关键增程系统为自研1.5T混动专用机+252kW电机,搭配40.2kWh奥特能电池,纯电续航302公里,满电满油可跑1400公里。零百加速5.9秒,不输市面上任何一台主流“增程式”对手,数据上可圈可点,至少不是拿来糊弄市场的。
至境L7智能驾驶部分也不甘示弱。得益于股东Momenta的资源加持,L7将率先搭载飞轮大模型R6,智驾能力直接奔着“第一梯队”去了。这里的潜台词很明显:上汽通用不再满足于被动追赶,而是试图在技术上找回曾经的荣光。这番操作,多少带着一丝“最懂中国用户”的苦心。
然而所有这些“浴火重生”的努力,背后是难以直视的现实。营收、净利润、销量三项指标齐刷刷负增长,2024年营收687.5亿元,同比下滑52.7%;净亏损266.9亿元,全年销量同比跌去一半还多。连续两个月销量负增长,堪称缩水中的缩影。而作为曾被寄予厚望的奥特能平台,成本高、市场冷淡,被母公司通用逐步“弃用”。如今,公司不得不兼容磷酸铁锂电池以降成本,不啻于直面现实的“降维打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自研平台、自研增程,看似掌控了命运,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实则已是背水一战。
诡异的是,这一系列“自研”到底是突破,还是不得已的妥协?别克宣布2025年起在中国上市新车将全面新能源化,未来两年将覆盖所有主力价位段。这话听起来气势恢宏,背后却是被新能源渗透率、市场份额倒逼出的无奈选择。如果你不主动转型,市场会帮你“转型”——直接清零。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众多合资品牌叫苦不迭时,上汽通用却主动把自己架上火,押注增程。是殉道者还是先知?恐怕还要交给市场裁决。增程式车型当下大热,是技术创新还是“夹缝投机”,市场短期看得清,长期却雾里看花。
至境L7能否成为那颗“定海神针”?还是又一款中看不中用的“数字品牌”?无人知晓。上汽通用押下所有筹码,以绝地反击姿态,试图撬开新能源大门。也许,有人说如今是别无选择的孤注一掷。但至少,它还在尝试——在最狭窄的缝隙里挣扎求生,在巨头把持的新蓝海寻找最后的立足点。
市场会给努力者一张船票吗?至境L7,是重新启航的希望,还是终局前的倒数?历史,只会记住最后的赢家。而上汽通用,要做的不是让人同情它的下坠,而是让人惊叹它的逆转。答案终究要等到风暴过后揭晓。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