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开车,尤其是像猛士M817这种大块头,哪怕是还算灵活的调校,都会遇到不少尴尬。那天我在繁忙的早高峰,刚好旁边一个开新款城市SUV的朋友说,我觉得你们越野车真是麻烦,转弯都累。其实我心里明白,他也是在吐槽操作复杂,视野盲区大,但转弯半径刻意大得吓人。
我调头试试,车宽近两米,估算转弯半径大概在11米左右(体感,少样本)。眼瞅着猛士M817的转向阻尼软硬适中,电子流线让车反应快,转弯时不像直线般死板,转弯半径估计在10到11米之间——比一些同价位的城市SUV还要灵活点。这让我想,是不是搞越野车反而把灵巧忘了?硬派越野车里,转弯半径其实反映了悬挂调校的精细程度。
说到这个,我倒是喜欢列一列它比竞品差点儿的地方。比如这个价位,像那个X牌,我们都知道它底盘调得更软,更舒适,但丧失一些越野的硬核感。而猛士M817就把硬派风格贯穿到底,悬挂调得硬朗,越野跑起来更有料——但涡轮、变速箱调校要更复杂,成本也就高了。
在研发过程中,我猜它出了不少智商税,毕竟硬核越野+智能化,谁都不傻。比如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内饰用的是很高级的Nappa,坐上去舒服得令人迷恋,但其实用料中,部分塑料接缝还是有点突兀。供应链其实挺有意思,你想,黑色轮眉、20寸AT轮胎用料,跟平时装饰用的差别不大,反应出制造商在外观这块不抠门,只是质量控得更严格。
我反复琢磨,为什么它在这个价位能兼顾越野和智能?其实不难理解。要是每个零件都追求最顶级,成本会翻倍。用生活比喻:就像挑炒菜,不能只用一颗大葱,也要点香料、酱油,各有侧重,却要平衡。猛士的智能配置,比如鸿蒙系统、六屏联动,带来的体验,和传统越野车那种‘纯机械’的硬汉感,差距不是一点点。尤其是它的ADAS 4辅助,开高速自动变道、跟车刹车,在堵车那叫安心。
我还问自己,为什么不直接标价高点?你想嘛,消费者的心理,买这车,不是只为了越野,是为了兼得野性和科技。真心觉得如果只用在越野,可能不用那么多智能。而这是一体两面的事——卖得好,技术也可能用在别的车型里,逐步降低成本。这跟我一个朋友说的车都是JK的拼拼凑凑,填坑似的,虽然有点调侃,但也不无道理。
你觉得,越野车和智能化,哪个更重要?我一直在想。体验那次越野时,双电机四驱系统调到泥地模式,轮子打滑的瞬间,我都觉得还挺销魂的。那种热血感——除了因为动力强劲,更多源于它的系统反应迅速,不像传统越野多靠机械拖拽那样拖泥带水。我记得,有个修理工跟我说:这车动力强,操控还不赖,但长时间极限越野,机械部分还是得留点余地。也对,毕竟,车是用来上的,不是用来崩的。
说到实际用料,我也有点疑问:比如后备箱盖打开后,那些电子线和电器件裸露在外,让我心里其实有点担心。是因为设计的简洁,还是太赶着上市了?我没细想过,或许这是个细节决定的事,越野车陪伴你越久,细节就变成了是否坚固的证据。但实际体验时,我发现,倒也没出啥差错,就是觉得这块线如果能隐藏得干净点就更好。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会介意车内用料的细节吗?比如钢琴烤漆的按键,指纹很明显,但用起来顺手。你会为了酷而忽视实用性?我常想,设计师是不是其实在模糊颜值和实用的界限?也许,这又是个有趣的问题——經?究竟是为了颜值牺牲一些细节,还是细节决定了实用性。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车门内侧的储物格,那里放着一只红色的运动水瓶,旁边还有一只折叠伞。这让我突然意识到,日常怎么用它,才会觉得顺手?毕竟,那个优雅的温控旋钮,虽然好看,但调起来还算顺畅。
你有没有试过在高速上,调节音响或切换驾驶模式?我觉得,它的按键设计挺实用,触感都恰到好处,不会像某些车要用指甲才能按到。或许,这是经过调教的细节。哪怕我偶尔会嫌麻烦,比如切换屏幕有点繁琐,但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说到可接受范围,我还想到它的油耗。在北京到济南那次长途,里程差不多跑了400公里,剩余电量还能跑800多公里(估算,少样本),百公里油耗在6.5L左右,算不算不错?但实际上在城市堵车时,可能会高一些—比如7到8L,特别是在寒冷天气下,电池效率会打个折,估算会更高。
我还试着算了个心算:如果百公里5.2秒、续航1300公里、油耗这个水平,这车的价值在哪?倒不是它的跑得快,更多感觉它像一个机械怪兽,装了点温柔的外壳。我觉得这种跨界平衡本身就有趣——像喜欢越野的人,可能会对它的智能配置嗤之以鼻;但对科技爱好者来说,能把两大世界合一,才更迷人。
我还碰到一个朋友,他是戴着草帽的销售,说这车别的都还行,就是贵,尤其是配件。我当时笑着回:贵归贵,也不能跟宝马、奥迪比,毕竟这是真正的硬派,要用在恶劣路况。实际上,这车的养护成本怎么样?我猜,按部就班,可能比你想的要高,但不至于怕摔跟头。你要说,到底值不值得?我不知道,也许反问自己:在体验了这么多细节以后,是否已经惯了它的不同?
在这个复杂的市场里,猛士M817给了我一个启示:越野与科技不再是互斥的概念,它们可以一起变得有趣又实用。但它的真的能像系统那样自动平衡?还得看厂家怎么调教。
你会不会也觉得,车像人一样,有点多面手的味道?它明明可以野得很狂,却偏偏在城市里温柔得不像越野车。这样的平衡,常常让我在停车场盯着它一会儿,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最理想的状态。
这块小细节,或许也是我喜欢它的原因之一——毕竟,没有人喜欢那种看完后有无趣感觉的车。你心里在想什么?觉得是不是每一款车都在演戏,就看你愿不愿意拿出点耐心去了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