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7月夺冠,销量却下滑11.9%,不打价格战,车企难熬

最近这2025年7月份的汽车销售数据出来了,里头的门道可真不少,值得咱们普通老百姓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表面上看,整个市场还挺热闹的,全国一共卖出去了182.6万辆车,比去年同一个月多了6.3%,这说明想买车的人还是挺多的,市场大环境没问题。

尤其是上半年那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各大车厂你降一千我降八千,搞得大家心慌慌,现在总算是消停下来了。

比亚迪7月夺冠,销量却下滑11.9%,不打价格战,车企难熬-有驾

行业里头也开始讲究“反内卷”,不搞恶性竞争,大家都想稳稳当当赚钱过日子。

从这个角度看,7月份的市场能稳住,甚至还有点增长,算是个好消息,说明不打价格战,大家的日子好像也还能过。

可怪就怪在,就在这一片“稳中向好”的氛围里,那个一直考第一名的“学霸”——比亚迪,成绩单却有点不好看。

7月份,比亚迪在国内卖了27.5万辆车,虽然这个数字依然让其他车厂望尘莫及,稳坐销量冠军的宝座,但问题是,跟它自己去年7月份的成绩比,竟然下滑了11.9%。

这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大盘子都在涨,怎么你这个领头羊反而倒退了呢?

这就好比全班的平均分都提高了,结果班长自己的分数却降了,这事儿肯定不简单。

咱们得仔细看看比亚迪最近几个月的情况。

这个下滑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趋势。

你翻开比亚迪的产销报告就会发现,从今年年初开始,除了2月份因为去年基数低显得增长特别猛之外,其他月份的产量和销量的同比增长速度,就像下山一样,一个月比一个月慢。

从年初产量增长近60%,到7月份,产量竟然出现了0.92%的负增长,这是过去17个月里头一次出现生产量比去年还少的情况。

销量的增速也从年初的将近50%,一路滑落到7月份只剩下可怜的0.56%,基本上就是原地踏步,跟去年卖得差不多了。

这说明比亚迪那股狂飙猛进的势头,确实是踩下了刹车。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打价格战了,别人都还好好的,偏偏比亚迪的增长就停滞了呢?

原因其实也不复杂。

首先,咱们得承认,比亚迪前两年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着它极具冲击力的价格策略。

它喊出的“电比油低”,直接把很多还在犹豫买油车还是电车的消费者拉了过来。

比亚迪7月夺冠,销量却下滑11.9%,不打价格战,车企难熬-有驾

这种简单直接的降价或者补贴,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帮它在市场上杀出了一条血路。

但是,当整个行业都不再玩命砍价,比亚迪也收起了这把刀的时候,它的吸引力自然就会受到一些影响。

毕竟,当大家都冷静下来拼产品、拼技术、拼服务的时候,单纯的价格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其次,现在的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以前可能很多人买新能源车,首先想到的就是比亚迪,因为它选择多,价格也实惠。

但现在不一样了,赛道上挤满了对手,而且个个都不是善茬。

你看,像华为、小米这些搞科技的公司也下场造车了,它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车,还有一整套智能生态和庞大的粉丝群体,一上来就搅动了整个市场。

而像吉利、长安、奇瑞这些咱们国家的老牌车企,也早就反应过来了,它们的新能源车做得越来越好,而且专门盯着比亚迪的热销车型,推出配置差不多甚至更好、价格也很有竞争力的产品,明摆着就是要抢比亚迪的客户。

吉利汽车7月份销量能同比增长71%,达到20.2万辆,这背后追赶的脚步声,比亚迪不可能听不见。

更别说,那些合资品牌也开始慢慢发力新能源了。

所以说,比亚迪现在面临的局面是四面八方都有强敌,再也不是一家独秀的时代了,增长压力自然就大了很多。

从这个角度看,比亚迪放慢生产节奏,可能也是一种主动的调整,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先稳住阵脚,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数量。

说完了比亚迪,我们再把眼光放宽一点,看看整个汽车市场的格局变化,你会发现一个更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正在全面崛起。

7月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惊人的65.9%,也就是说,现在马路上新卖出的车,差不多每三辆里就有两辆是国产品牌。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说明咱们的汽车工业真的强大起来了,老百姓也越来越认可和信赖自家的产品。

比亚迪7月夺冠,销量却下滑11.9%,不打价格战,车企难熬-有驾

与自主品牌的“春风得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曾经让我们仰望的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的“集体失落”。

过去买车,很多人都会优先考虑大众、丰田、本田这些牌子,觉得它们技术成熟,质量可靠。

但现在,情况变了。

7月份的销量榜前十名里,合资品牌只剩下大众和丰田的几家公司还在苦苦支撑,而且大众的销量还在下滑。

像本田、日产这些曾经的日系巨头,日子就更不好过了,本田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滑了超过14%。

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还是因为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波浪潮里,它们转身太慢了。

当我们的国产车已经把大屏幕、智能语音、辅助驾驶玩得炉火纯青的时候,很多合资车开起来还像上个时代的产物。

更惨的是那些传统豪华品牌,比如奔驰、宝马、奥迪。

7月份,豪华车的整体销量同比下降了整整20%。

过去,开上一辆“BBA”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但现在,这个光环正在快速褪色。

为什么?

因为新能源车重新定义了“豪华”。

现在的消费者认为,真正的豪华是科技感、是舒适的智能体验、是安静平顺的驾驶感受。

一台三四十万的国产新能源车,在这些方面往往能提供比五六十万的传统豪华油车更好的体验。

当品牌溢价不再能支撑起高昂的价格时,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就连奥迪找来华为合作,想靠智能驾驶来挽回局面,效果也一般,因为大家会觉得性价比不高。

所以说,比亚迪的这次销量下滑,不仅仅是它一家公司的问题,更是整个汽车市场大变革的一个缩影。

它告诉我们,靠价格战冲量的时代过去了,接下来,所有车企都必须拿出真正的实力,在技术、品质和用户体验上展开一场更高级别的较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