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一个“银河”闪闪发光?不是天上的那个,而是吉利旗下的“银河”汽车。独立两年多,吉利银河用销量狂飙撞进人们的视野——120万辆的成绩,足以让很多同行羡慕到夜里失眠。仅今年上半年就卖了54.8万辆,还同比增长了232%。你可以说,银河冲击80万年销量几乎板上钉钉,但吉利的梦想并不止于此——新品A7、M9都在路上,年度大考直指百万。
那么,这百万辆是怎么卷来的?秘诀很简单——“对标比亚迪”。你看,吉利银河没有做特立独行的“花活”,而是把比亚迪验证过的市场按图索骥,所有产品打法都清晰明了:性能升半级,价格打低一线。你甚至能追溯到具体车型的“模仿史”:比如售价只要7万出头的“星愿”,做到海鸥的价格、海豚的体验,半年就跑出20万辆;“星舰7”瞄准10万级混动SUV用户,比宋Pro还亲民,已经收获了7万多个小目标;“银河E5”对打“元PLUS”,纯电SUV同样半年也能卷进5万;新出的“星耀8”,直捣海豹DM-i和汉DM-i的心脏地带,月销量很快就破万。
这样的“精准模仿”,在不少对手还在“上一台凉一台”,换壳刷存在感的时候,银河却真刀真枪地实现了“款款有销量”。在一片红海中活生生砍出了一条自己的航线,实属罕见。
如果说市场策略像是在踩比亚迪的脚印,那么技术路线基本可以称得上“跟随式创新”。比亚迪“刀片电池”横空出世,用长寿、安全赢得了消费者心智。吉利看看行,就迅速研发了“神盾短刀”,搞了个短结构设计,目的与比亚迪如出一辙——抑制电池老化带来的动力衰减、充电变慢和安全风险。你不能说吉利没有创新,他们优化了比亚迪已经验证的路线,把落地做得更好。
混动上,吉利EM-i对比亚迪DM-i也是“复制粘贴式创新”:低速用发动机发电(增程),高速直驱轮胎。再看具体产品,比如银河A7,用上了EM-i混动和短刀电池,一下子做出超长尺寸,矛头直指秦L和海豹06。银河现在销量担当“星愿”,其实就是海豚和海鸥的基因混合体。
你以为中国消费者不爱原创?错,他们看重的是可靠和实惠,对“天马行空”的骚操作基本无感。比亚迪能年销400万,就是用极致性价比和超低使用成本打下的江山。吉利看得明白,采取了一条“借鉴比亚迪”的捷径:市场教育成本低,技术试错风险小,简直是收获最大化的“稳赚不赔”方案。
想想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昨天,还被大众和通用两大巨头垄断着。现在,比亚迪通过技术与价格组合拳,新晋成了销量王;吉利也以330万辆跻身第二梯队。你可以说,吉利正在用比亚迪亲手验证的模式,发起一场“成为比亚迪”的进击。
但是,“成为另一个比亚迪”跟“成为更强的比亚迪”,区别可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现在吉利的策略固然稳妥,也是进入下一个赛道时的必由之路,但要被未来历史书单独留下名字——必须有人家没有的“硬核长板”。你看,比亚迪已经在智能化上率先出招,推出天神之眼搞普及智驾,打算再抢一次先机。那么,吉利银河接下来怎么应对?要想在全球化、核心技术和品牌独特性上超车,那就得摆脱“模仿者”思维,干点让别人模仿的事。
倘若说吉利银河在逆袭路上已经完成“从比亚迪到像比亚迪”的阶段,那么下一步,就是要证明“你不仅是比亚迪,也可以不是比亚迪”。是继续跟跑吃红利,还是自我革新开启新纪元?很快,我们就能见分晓。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