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即正义?极氪X为何动力更强却难挤进购车清单!”

极氪 X:伪颜值化身,动力与市场的冰火两重天

“颜值即正义?极氪X为何动力更强却难挤进购车清单!”-有驾

你听说过这辆车吗?极氪 X,吉利旗下极氪品牌发布的一款电动跨界车,乍一看颜值在线,配置挺豪横,但销量吧,甭提了,劲头不足。今年1到9月的总销量,才5780辆,比那些市场热门车型的月销量还差点意思,它咋就跑偏了呢?

我们聊聊它的模样。这车真挺能吸引眼球,棱角分明的车身线条,勾勒出一种硬朗又未来感的轮廓,还有双层前灯设计:上层是日间行车灯,下层是矩阵式大灯,让人一看就觉得设计师是花了不少心思在视觉冲击上。尾门上的两个独立车窗,以及可选装的无框车门把手,即便是个屌丝,也得捏着下巴说一句“这一块设计还真得劲”。

“颜值即正义?极氪X为何动力更强却难挤进购车清单!”-有驾

紧咱看看它的尺寸,长4450毫米、宽1836毫米、高1572毫米,顺带一提,那轴距有2750毫米,再配合18寸或者19寸轮毂,离地间隙191毫米,摆明了是要贴合城市道路,但又想兼顾一定的通过性。听起来还行,但,这种尺寸介于传统SUV和轿车之间,说是跨界车吧,可消费者对它的期待更倾向于是个完美折衷,可现实中它并没让人产生足够的“刚需感”。

再往里瞅,它的内饰变化有点意思,既熟悉又陌生。8.8寸的仪表盘和14.6寸的多媒体屏幕还是老样子,但平板电脑竟然可以沿仪表板移动,这一功能初听有点令人咋舌,不过细琢磨用户场景,这个设计真不是谁都离不开的亮点。“悬浮式”的中控台给撤了,换成了完整的中央通道。中央通道倒挺实用,50W无线充电板、带盖储物格,杯架啥的都有,这事吧,它确实做到了“加法”,但从实际体验出发,好像也少了点灵动性。

“颜值即正义?极氪X为何动力更强却难挤进购车清单!”-有驾

动力,这可是重点。咱从技术聊起。入门级和中配车型搭载了后轴单电机,提供340马力(373牛·米的扭矩),续航能跑530公里;而顶配的四驱双电机版,马力飙到496,扭矩彪悍到573牛·米,在3.69秒内可破百。动力这块够炸,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续航并没有达到“亮眼”水平。顶配续航512公里,比起入门续航530公里还减了点,这是不是会让对续航有需求的潜在买家犯嘀咕?大多数消费者对市面电动车的期待,已经越来越从性能逐步转为续航与使用场景的实际舒适度。

要是回头比划一下早期版本,那就更有意思了,老款后驱版272马力,新款直接飙升到了340;四驱版从428一跃至496马力,这游戏升级未免有点“较劲”的味道,动力越强,越容易让消费者对续航打个对折式问号。这或许没啥毛病,但问题在于,这种追求爆发力的方式,偏就缺了点市场精细化的深度。这就像一个爱飙车打街机的少年,突然大喊一声“街头潮流就是我唯一追求”,可转头却发现周围大伙都在聊家庭使用场景。

“颜值即正义?极氪X为何动力更强却难挤进购车清单!”-有驾

价格倒还是有可聊的地方,新款售价在15.58万到17.58万之间,对比那些动辄三十万的进口电动跨界SUV,它的确够友好。但咱消费者买东西吧,不仅看价,还得盯着“值不值”。说句扎心话,极氪 X这个价位,太容易消退它的所谓“设计优势”,消费者会把它与一些价位相近、市场反馈更好甚至是品牌更有背书的大众化车型做横向对比,当高度的细分市场被压缩时,它能击破的空间就相对有限了。

思前想后,其实极氪 X的问题吧,还真不全是技术的锅,更多的像是定位上的迷思。看起来很“跨界”,实际上市场反馈却让它显得不够“专精”,这种“颜值优先”的赛道,打一把可以,但它压根没建立起自己的独特核心场景,动力再猛、设计再漂有没有用?都不能把它从消费者脑中的“备选名单”里,硬拉成“必须买”的清单。

“颜值即正义?极氪X为何动力更强却难挤进购车清单!”-有驾

呢,也不是简单地说这车不行,而是它的亮点没有被市场消费升级所真正拉动。拼爆发力存在感?有效,但也得找到耐用性和续航的平衡点。未来的极氪,或许真得跳出点更贴近生活场景需求的新思路,否则这种单点突破的策略,慢慢地,就会成为市场反向选择的第一块短板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