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车结清尾款,实业之路是否迎来转机?
听说恒大汽车最近把供应商的尾款给结清了,不少人第一反应都是:“真的假的?”毕竟恒大集团这两年风波不断,谁能想到汽车板块居然还能拿出资金付款。但消息确实属实,合作方也证实了到账情况。这事看起来不大,但在当下的经济环境里,算得上一颗“重磅信号弹”。
说白了,现在能按时付款的企业,真的不多了。尤其是像恒大这样身处债务重组中的企业,很多人觉得它自身难保,更别说顾及供应链了。可这一结款,反倒让人有点改观——原来恒大汽车还在正常运转,还在推进生产,还在履行商业承诺。这不只是钱的问题,更是一个企业信用和态度的体现。
我们从行业角度看,汽车制造本来就是长周期、重资产的行当,从零部件采购到整车下线,中间环节多、资金要求高。恒大汽车能够在这时候优先处理款项,至少说明他们还在坚持推进实业的路线,不是光喊口号。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供应商因此调整了对恒大汽车的合作态度,从观望转为支持。这也反映出,商业信任的建立,往往就靠这些实实在在的举动。
当然也有人质疑:结一笔款就能代表翻身?当然不是。恒大汽车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比如车型销量能否起来、资金链能不能持续、市场信心能否修复等等。但客观地说,能在这个时间点做出这样的动作,至少传递出一些积极信息:他们没躺平,还在努力。
其实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汽车行业供应链非常看重付款信用。尤其是中小供应商,一笔大企业拖欠的尾款,可能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恒大这一次结清货款,不仅稳住了自己的供应链,也在行业里做了一个示范: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保护合作伙伴。
咱们不做盲目吹捧,只摆事实。从去年以来,恒大汽车先后完成了首批车辆交付、试产第二款车型、现在又结清了部分欠款。这一连串动作表明,它的造车业务并没有停滞。当然,能不能真正走出困境,还得看后续的产品力和市场表现。
说到底,企业就像人一样,遇到困难时怎么做,往往比它顺风顺水时说什么更重要。结款这件事,虽然不能证明恒大汽车已经完全没问题,但至少让我们看到,它还在尝试走正道。
本文部分信息参考自财联社、中国企业家网、第一财经报道。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