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央企长安,也踏上了“搞流量”的浪潮
【模仿和菜头风格重组,约1000字】
在如今的汽车江湖里,流量就是活力。不信你看,连升级为央企的重庆长安汽车都要下场“整流量”了。这不仅是变革,也是自救。你不搞,这个江湖立马把你遗忘。
7月30日,长安高层集体出现在媒体沟通会上,把“流量力”挂在嘴边。为了到2030年实现整车年销500万辆、跻身世界品牌前十的目标,他们明白——光有好车还不够,有市场爆发力才有明天。流量,是下半场的通行证。比起如日中天、2024年卖了427万辆的比亚迪,长安的目标,不仅要涨数量,还要加速度。
先来看2025年上半场,长安汽车交了份还算漂亮的答卷。1-6月,销量135.5万辆,8年新高;新能源45万辆,同比激增48.8%。但冷静点,数字看起来亮眼,目标才到一半。2025全年,长安要突破300万辆,“新能”比例三分之一,全家营收奔着3500亿去。难不成靠几个老面孔就能实现?不好意思,真没那么简单。
这时候的问题就出来了:好车多,爆款少。以月销1万辆观感为爆款红线,长安旗下阿维塔、深蓝、启源、引力四板块里,今年上半年其实也就CS75 PLUS、逸动、Lumin等几款榜上有名。CS75 PLUS和逸动都是十年硬汉,混得长口碑才有体量,Lumin恰恰是逆袭的黑马——一台独特又便宜的小车,被市场狠狠记住。但你哭着说自己有产品力没流量,这就像饭馆把菜单藏进后厨,等顾客自己来找。一拍脑袋,明白了:关键不是没菜,是没人点!
别说长安没新意。仅4月,阿维塔06、深蓝S09和启源Q07三款新车接连上市,产品力都足够抢眼:阿维塔06首破20万门槛,续航出色;深蓝S09掏出市场上最便宜的“华为智驾”;启源Q07离爆款门槛只差咫尺——6月买了9546台。这些成绩放在二线品牌已经能开香槟了,可长安,显然还要更多。车评人戏言:“长安新车我都开过,产品各有特色,但市场热度总感觉就差临门一脚。有些客户,压根不知道启源Q07,直到路上碰巧看见,觉得外观有趣才去了解。”流量的魔咒没人能逃:你必须让自己好看,还必须让别人知道你有多好看。
说到爆款,不得不学习下自家奇葩:“邪恶糯玉米”长安Lumin。这不是营销教科书里的范例,完全是设计和群众心态共同作用的流量奇观。你原本叫糯玉米,谁想一个灯组畸变,成了社交平台上“吃瓜群众”的心头好。小红书、抖音全是二创表情包,互动上千、曝光过亿。品牌猛砸广告也不如网民一句“你看那车灯多逗”。套用营销黑话,这叫“爆点自生”:本以为只是独特设计,没想无意间砸开话题流量的大门。意外吗?意外。可能学吗?恰恰需要学!因为今天的汽车赛道,功能再好还不如一个好梗让人裂开嘴。
看看别家怎么蹭热点。小米SU7借法拉利Purosangue的外壳刷足存在感,小鹏MONA M03 MAX直接用少女色系和流量代言人刷爆整个圈层。流量不是万能,但没有流量万万不能。设计能力长安从没掉队,遗憾在于——太正统、太本分,对于话题的挖掘还停留在产品自身。原创不能当饭吃,得琢磨怎么变成段子、热搜、表情包,然后让用户甘心赴“梗”而来。
归根结底,打造爆款的底层逻辑从没变过:你必须兼顾本分的产品实力和互联网的流量思维。光靠扎实本领,没有人人讨论的话题,大多数优秀车都只是无声好人。有时候你会发现,距离批量出爆款,长安差的就是一点“想象力”。好车未必自带流量,爆梗却容易让流量倒灌进品牌血液。要生猛成长,先要会“造梗”,新央企想要亿级流量,得先学会在江湖喊破嗓子。
市场爆款从来不是偶然,既要扎实设计,也要懂流量玩法。拼到最后,除了拼价格、拼技术,更要拼谁能让消费者会心一笑。这年头,有流量,才有话事权。长安,准备好了吗?
【本案图片部分来自网络,若涉侵权烦请及时联系删除。】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