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比亚迪汉无论DM版还是EV版都缺乏诚意,售价抬高配置反而缩水,明显只为应付明年政策调整

前几天刷朋友圈,有个朋友跟我抱怨:这新款比亚迪汉,DM版和EV版都没啥诚意啊,价格还涨了,配置反而缩水,这是在玩儿哪出?我当时没接话,心想,这事儿有得说——毕竟比亚迪以前在新能源市场上的风头挺猛,怎么这回改款看着不对劲呢?

说起价格,的新款比亚迪汉起售价确实比老款高了,数据大体在20万到30万区间(具体数字网上查一查),算起来涨幅大概在5%-8%左右。续航的提升倒是真的,比如EV版续航官方说提高了30-40公里,体验上可能感受没那么明显,但营销点总得给点新话题。问题来了,除了续航,其他配置上却出现了明显的缩水。全系真皮座椅取消了,低配版连云辇C智驾系统和座椅的通风加热都不见了,主动安全配置也有所减少。

新款比亚迪汉无论DM版还是EV版都缺乏诚意,售价抬高配置反而缩水,明显只为应付明年政策调整-有驾

听说销售人员说,现在政策压力大,成本又不降,只能甩掉那些成本没那么低的配置。我理解他的话,但用户心理来了个大不满,真皮座椅没了,坐着感觉差了几个档次,也不给调高价格补回来,有种被鼓捣的感觉。这让我想起以前研发车间里的老李,他曾跟我说,车企做减配,其实挺麻烦的,供应链上的供应商都得配合改料,工程变动成本其实蛮高的,估计比亚迪也不乐意,但逼不得已。

然后,我翻了下自己的笔记,发现比亚迪汉用了老底盘的框架,就是那个几年前的架构,只是中间做了几次改动,仍然没脱离半老半嫩的状态。再看同行,奇瑞风云A9L这个车型起售价比汉低个20%左右,但续航和底盘调校反而更讨好;吉利星耀8在配置丰富和用料上也有自己的招数,这反差让我忍不住怀疑,比亚迪是不是太自信了?或者单纯以品牌优势硬撑?

新款比亚迪汉无论DM版还是EV版都缺乏诚意,售价抬高配置反而缩水,明显只为应付明年政策调整-有驾

说实话,我估计这次的小改款更多是为了应对2025年国家新政策的调整,尤其新能源汽车补贴和技术标准的变化。换句话说,这次改款很可能是带刺的妥协,要先顶一顶市场,再等明年彻底换代。(这段先按下不表) 你们觉得呢?如果是你,买新款还是等等?

说到实际用车,听邻居小张吐槽,刚换汉DM,云辇C没了,开着没以前智能,感觉像是退步。我心想,这感觉大概也适用不少老用户吧。再算算,虽然补贴减少了,但汉比起之前的保值率似乎也受影响,粗略算了一下,6年下来使用成本增长不少。说实话,我之前估计汉依然能稳住市场,实际上这波操作让我有点改观点了。

新款比亚迪汉无论DM版还是EV版都缺乏诚意,售价抬高配置反而缩水,明显只为应付明年政策调整-有驾

但补充一个没细想过的猜测:是不是比亚迪内部也在做内部结构调整和供应链再配置,导致某些配置没跟上?目前市场上看不到更多细节,真相有待挖掘。

突然想起上个月去修理厂遇到一个修车师傅,他说,汉这车维修上比某些合资车省心多了,零件少,电池模块换起来也方便。这和减配是不是也有关系?毕竟用料更少,维修成本或许能压下来。可用户不买账,毕竟车是拿来开不是保养的。

新款比亚迪汉无论DM版还是EV版都缺乏诚意,售价抬高配置反而缩水,明显只为应付明年政策调整-有驾

说到开头,我的朋友那句喷话似乎没那么无理头了。比亚迪的老粉和理智的买家心里都有杆秤,降维竞争靠减配能撑多久?同样价位,买家眼睛越来越挑,没文化不成活。这事儿让我突然想问:现在新能源市场的快节奏迭代,到底是利好买家,还是逼着大家跟这节奏一起透支经济?

最后说个小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朋友去年入手的汉DM版,座椅还是那种漂亮的真皮,坐垫软硬适中,夏天还能通风。现在倒好,没了这些功能,光靠续航提升吸引人,真心是不够。我就在想,谁还能真心喜欢一个硬伤多的老瓶装新酒?

新款比亚迪汉无论DM版还是EV版都缺乏诚意,售价抬高配置反而缩水,明显只为应付明年政策调整-有驾

这新款汉,你怎么看?讲真,还是得看明年的政策走向和市场反馈。但现在买,感觉踩雷的几率挺大。你会等还是冲?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