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最近小米这Su7 Ultra闹出了点事儿,六十多万的车,开四天就趴窝了,网上那讨论得,跟菜市场似的,热闹极了!有人说是偷工减料,有人说是软件BUG,还有人把矛头指向了小米押宝的48V平台,觉得这玩意儿看着新鲜,指不定就是个坑。这48V平台到底是啥?它真的会降低安全冗余,让车更容易出故障吗?咱们今儿就来唠唠嗑,扒扒这事儿的来龙去脉。
话说这48V平台,最早可不是在电动车上用的。老牌车企像丰田、奥迪、宝马啥的,早些年为了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就已经在燃油车上捣鼓这玩意儿了。简单来说,就是给传统的12V电气系统加个48V的“小马达”,让车子更省油,动力更强劲。可这48V轻混在燃油车市场混得并不如意,政策一变,立马就有点儿鸡肋了。
可谁成想,特斯拉这“流量密码”横空出世,Cybertruck直接在纯电动车上用上了全套的48V平台!特斯拉这波操作,直接把48V的概念又给炒火了。跟燃油车上的轻混不同,特斯拉把48V系统当成了高压系统的补充,用来驱动线控转向、主动悬架这些高功率的玩意儿。功率更大,线还更细,成本也低,听起来确实美滋滋。小米一看,这敢情好,立马在Su7上也用上了48V平台,主要用在电子刹车和线控转向系统上。不过小米还没特斯拉那么大胆,12V系统也还留着,算是双保险吧。
那么问题来了,这48V平台真像网上说的那样,会降低安全冗余吗?这还真不好说。特斯拉那Cybertruck用了这么久,也没听说出啥大事儿。小米这Su7出问题,也不能全怪48V平台,毕竟跑车这玩意儿,本身就娇气些。关键还是得看车企咋设计,有没有做好安全冗余。小米在Su7上也强调了全冗余设计,又是备份供电,又是备份通讯的,看着还挺靠谱。不过,这48V平台的供应链现在还不够成熟,很多关键芯片还得靠进口,这也是个隐患。以后要是国产芯片能跟上,那48V平台的前景还是很光明的。
现在这48V平台,主要还是用在高端电动车上,像特斯拉、蔚来、小米这些。以后随着成本下降,技术成熟,说不定也会普及到更亲民的车型上。12V和48V估计还得共存一段时间,至于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说不定哪天,又冒出个什么新技术,把它们都给淘汰了呢?谁知道呢,汽车这行业,变化太快了,咱们就走着瞧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