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是20万公里的二手奔驰变成20万英里 车商和查博士谁来担责?

咱们老百姓过日子,买个东西都讲究个货真价实。

尤其是在买二手车这样的大件商品时,心里更是得多掂量掂量。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可最近,杭州的杨先生就碰上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烦心事。

承诺是20万公里的二手奔驰变成20万英里 车商和查博士谁来担责?-有驾

他本以为自己慧眼识珠,花不到两万块钱淘到了一辆跑了20万公里的二手奔驰,结果开回家仔细一瞧,好家伙,这哪是20万公里,分明是20万英里!

这一字之差,换算过来可是足足32万多公里,凭空多出来的这12万公里,让杨先生的心情瞬间从云端跌到了谷底。

这多出来的里程,差不多能让这辆车再围着赤道跑三圈了。

那么,这究竟是一场无心的疏忽,还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

这笔账,又该算在谁的头上?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今年八月份,杨先生想买辆二手车代步,就在一个叫“懂车帝”的手机软件上浏览。

很快,一辆2008年的奔驰C级车吸引了他的注意。

页面上显示,这辆车车龄不短,但行驶里程只有19万公里,价格也相当诱人,标价1.98万元。

杨先生觉得这车性价比不错,就联系了卖家,也就是杭州旺君车业的沈老板,约了时间去看车。

到了车行,沈老板很热情,指着车子向杨先生介绍,说这车实际跑了20万公里出头,车况精品,保证没有重大事故,也不是泡水车或者火烧车。

杨先生虽然心动,但也不是一点防备没有。

承诺是20万公里的二手奔驰变成20万英里 车商和查博士谁来担责?-有驾

他知道二手车市场水深,光听卖家的一面之词可不行。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必须由第三方的检测机构“查博士”出具一份详细的检测报告,如果报告显示车况没问题,他就立刻付款。

对于这个要求,沈老板拍着胸脯,满口答应,显得十分坦荡。

第二天,一份由“查博士”出具的检测报告就送到了杨先生面前。

报告内容和沈老板说的大致一样,其中最关键的一项,“表显里程数”,白纸黑字地写着“204543公里”。

有了专业机构的报告作保,杨先生彻底放下了心。

他爽快地付了款,办完了过户手续,就把车开到了修理厂,打算花半个月时间给新座驾做个全面的保养和整备。

问题就出在这之后。

九月中旬,车子从修理厂开回来,杨先生高高兴兴地开了没多久,就发现仪表盘上显示里程数的单位有点奇怪,不是我们熟悉的“km”,而是英文单词“miles”。

他心里犯起了嘀咕,上网一查,顿时傻了眼。

原来,“mile”是英里的意思,1英里大约等于1.6公里。

他赶紧在车里的设置菜单里捣鼓了一番,把单位切换成了公里。

承诺是20万公里的二手奔驰变成20万英里 车商和查博士谁来担责?-有驾

这不换不要紧,一换吓一跳,仪表盘上的数字瞬间变成了329180公里。

杨先生当时就懵了,说好的20万公里,怎么摇身一变成了32万多公里?

这感觉就像是买了一箱苹果,回家打开一看,底下半箱都是烂的,搁谁谁都得生气。

气愤的杨先生立刻联系了车商沈老板,想讨个说法。

可对方的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沈老板表示,交易已经完成了,他没什么责任,也拒绝赔偿。

他的理由是,当初给杨先生看过仪表盘的照片,上面清清楚楚写的就是“miles”,而且杨先生自己也现场看过车,是自己没看仔细,怨不得别人。

这番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说白了就是“你自己眼拙,怪我咯?”

那么,作为出具了错误报告的第三方机构,“查博士”又是什么态度呢?

他们的回复听起来更让人窝火。

他们承认,是检测师傅工作失误,把“英里”错填成了“公里”,对此表示“深表歉意”。

但是,一谈到赔偿,他们就把手一摊,说没法赔。

承诺是20万公里的二手奔驰变成20万英里 车商和查博士谁来担责?-有驾

理由是,委托他们做检测的是车商,而且车商跟他们签过一个协议,里面有条款规定,公里数单位写错这种情况,他们是不负责赔付的。

最后,他们还“好心”地建议杨先生,还是去找卖车的车商协商解决吧。

你看,这皮球踢得多漂亮,一个推给消费者眼力不行,一个推给内部协议,两边都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最后所有的损失和委屈,都得让消费者杨先生一个人扛着。

这件事,咱们用普通人的道理掰扯掰扯,到底谁对谁错?

首先看车商。

作为一个专业的二手车经营者,天天跟各种车打交道,他会分不清“公里”和“英里”这两个单位吗?

可能性微乎其微。

他明知道这辆车的实际里程是32万多公里,却在口头上跟杨先生说是20万公里,这就不是简单的口误了,而是有意地隐瞒关键信息。

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里程数是决定一辆二手车价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一辆跑了32万公里的车和一辆只跑了20万公里的车,在车况、磨损程度和价格上,有着天壤之别。

车商利用了大多数人不会特别留意单位是“km”还是“miles”这个细节,故意模糊信息,引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判断。

承诺是20万公里的二手奔驰变成20万英里 车商和查博士谁来担责?-有驾

这种行为,往小了说是不诚信,往大了说,就像律师分析的那样,已经涉嫌消费欺诈了。

至于合同里那条“不保证公里数真实性”的条款,更是站不住脚。

这属于典型的“霸王条款”,是商家为了逃避自身责任而设置的陷阱。

我们的法律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不是让商家拿来当幌子的,这种条款在法律上是无效的。

再来看“查博士”。

他们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客观、公正、准确的车辆信息。

消费者之所以愿意相信他们的报告,就是看中了他们的专业性和中立性。

可是在这件事里,他们在最基本、最关键的里程数上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直接导致了消费者的重大损失。

事后,他们用一纸和车商之间的内部协议来搪塞消费者,这是完全说不通的。

这就好比一个裁判在比赛中吹了黑哨,导致一方输了比赛,然后他说:“我跟另一方有约定,吹错了不用负责”,这合理吗?

显然不合理。

杨先生虽然不是直接委托方,但他却是这份报告的最终使用者和信赖者,报告的失实直接损害了他的利益。

“查博士”的失误,客观上为车商的误导行为提供了“专业背书”,他们难辞其咎,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果连这样的专业机构都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还能轻易地免除自己的责任,那消费者还能相信谁呢?

这个行业的公信力又何在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